1、保护生物圈,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指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D.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2、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A.
B.
C.
D.
3、下列结构中,通常不会直接参加简单反射活动的是( )
A.脊髓中枢
B.效应器
C.大脑皮层
D.感受器
4、俗话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的结构层次与植物相比,鸭子特有的结构是:( )
A.组织
B.系统
C.细胞
D.器官
5、小乐在公园的阴湿处发现了一种叶呈羽状、背面长了许多褐色的孢子囊群,根和茎都生长在地下的植物。请你推断这种植物属于(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植物
D.种子植物
6、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
A.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
C.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
D.细胞的体积增大和细胞的数量增多
7、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两图中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
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D.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C.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
9、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B.不能踩踏草坪,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C.房间内适当养一些绿植,可增加空气湿度
D.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10、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
11、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野生大豆和马铃薯等植物的种子经过太空遨游后也一并返回。大豆根尖细胞和马铃薯叶肉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A.仅有线粒体、仅有线粒体
B.仅有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仅有线粒体、仅有叶绿体
D.仅有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12、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B.甲细胞中的水分主要存在于①和⑤
C.甲乙细胞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⑦
D.结构④是甲乙两类细胞的控制中心
13、下列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B.植物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
D.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是有差别的
14、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⑤
15、“争当无偿献血者,争做可爱汝州人”!季节更替,血库储量不足,汝州市民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走入爱心献血屋献血。关于血液和血型,以下正确的是( )
A.任何人都可以献血
B.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清组成
C.护士抽血时刺入的是动脉血管
D.输血时尽可能输入同型血
16、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蚕豆叶肉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某结构仅在蚕豆叶肉细胞中出现,此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17、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组报道了某智慧农业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迎来了生菜和油麦菜的丰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菜和油麦菜主要由根尖分生区吸收营养液
B.栽培生菜的培养液中无机盐成分最多的是氮肥
C.培养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生菜和油麦菜的生长
D.生菜和油麦菜从营养液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9、下列结构可称作组织的是
A.肝脏
B.血液
C.心脏
D.皮肤
20、“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元修菜》中的诗句,下列有关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芽仅能发育成枝条
B.芽发育成枝条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
C.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靠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完成
D.木本植物的枝条只能长长,不能加粗
21、在A.B.O血型系统中,人类的血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血型。
2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___________。
2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它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__所发生的________ 的反应。
2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_的基本单位。
25、下列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步骤2中,叶片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作用。
(2)为了便于观察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颜色变化,应先将叶片中的叶绿素脱去,步骤_____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3)步骤7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不见光部分______(填“有”或“没有” )变成蓝色。
(4)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6、草与兔之间存在________的关系,它们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7、尿的形成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肾小球的____形成原尿;第二部是肾小管的____形成尿液。
28、在人体内具有三种结构、功能各具特点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
29、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细胞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30、一些消化液中含有_____,能够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肠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31、请把下列相关植物与其特点用线连起来
3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中,若检测对象过多,不能逐一检测时,可采取抽样检测。( )
33、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_________;b:________。
(2)A、B表示两种物质:A:________;B___________。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还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分解______,释放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34、PM10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或浮尘.小明同学想:PM10会不会引起人体产生呼吸道疾病呢?于是他准备了20只体型大小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进行实验:让A组小白鼠生活在含有PM10的空气中,B组小白鼠生活在洁净的空气中,其它饲养条件相同.一定时间后,A组的小白鼠大部分患有呼吸道疾病,B组的小白鼠都正常.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想:PM10会不会引起人体产生呼吸道疾病呢?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
(2)在小明的实验中:A、B两组的小白鼠体型大小和健康状况及饲养条件都相同,体现了对照实验的_____.
(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其中A组是_____.
(4)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并具有说服力,小明还应该要进行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