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2、1949年4月11日,刘少奇在与民族工商业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后,写下《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即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四面八方的关系即全面关系都必须很好地照顾到。”这一思想(       

    A.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贯彻了《论十大关系》的精神

    C.引发生产关系全面变革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

  • 3、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 4、考古发现,距今约5500年前,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人姿势都是双手并拢捧在胸前,非常相似。这说明当时(     

    A.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交流

    B.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

    C.开始出现“以玉为美”的观念

    D.中原文明对周边地区文化辐射

  • 5、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在治民,削减王国官吏,改王国丞相为相,这样以来(     

    A.诸侯王国基本成为一般的地方政权

    B.彻底地解决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

    C.直接引发了地方势力的叛乱和对抗

    D.完全确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7、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富民》中认为,“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等并非一般农民副业,而是“操一金之资,可致百金之利”。由此可知,唐甄(     

    A.轻视农副业的生产发展

    B.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

    C.批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倡导农副产品的商业化经营

  • 8、下表是西汉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表。汉武帝时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开疆拓土

    B.颁布“推恩令”

    C.分设刺史

    D.用酷吏管理地方

  • 9、有人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震撼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签订《南京条约》

    D.签订《瑷珲条约》

  • 10、在先秦时期,“中国”一词用于指称周朝的施政范围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夏各政权,用于区分不同的人群以及华夏政权。春秋时期,秦、楚不在“中国”之内,而战国时期,秦、楚、吴、越则逐渐被囊括在“中国”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说明先秦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确立

    C.已出现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

    D.华夷观念开始受到冲击

  • 11、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州。19世纪4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祖国统一大业向前推进,其主要表现有(     

    ①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这说明(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地区

    B.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私有制和阶级出现

  • 14、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的“翻身”,对农民来说,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意味着破除迷信;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促进男女平等;更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这一“翻身”(     

    A.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

    B.直接推动国共力量发生逆转

    C.延缓了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

    D.有利于农村社会环境的变革

  • 15、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C.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16、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是(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良渚文化

    D.红山文化

  • 17、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红军在南靖县和西镇斗米村云水坑的宣传标语:“欢迎靖卫弟兄们(国民党地方武装)回家打土豪分田地、反对日本出兵东三省、打倒蒋介石的走狗、反对地主”等。该宣传标语(     

    A.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热情

    B.表明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C.有利于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

    D.体现出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18、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主张(       

    A.顺应自然

    B.天下为公

    C.为政以德

    D.革故鼎新

  • 19、下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属于明朝的是(     

    ①设土司   ②册封俺答汗   ③建羁縻都司   ④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呼吁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       

    A.表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

    B.得到社会各阶级的普遍认可

    C.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的需要

    D.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21、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

    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 2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形成了一系列精神谱系。其中体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是(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西柏坡精神

  • 23、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清明上河图》中的骆驼商队

       

    两宋时期的榷场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A.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C.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D.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二、 (共1题,共 5分)
  • 24、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 26、_______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27、限制王权的开始: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约翰签署《____________》。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 28、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 2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______

  • 30、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__________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 31、中共七大

    (1)背景:为了总结中国抗战经验,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2)召开: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隆重举行。

    (3)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________》的政治报告

    ②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 32、徐州会战日军占领________后,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33、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高速公路里程居__________。世界港口吞吐量前十位里面中国占有七席;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超级计算机、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天眼都显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中国移动通讯技术实现了5G引领跨越;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________________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 34、________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________流域发展到________流域,基本推翻了________的反动统治

四、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1930年的移民

    自1902年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起,蒙地放垦工作“由暗转明”,禁垦蒙地的政策被放弃,“走西口”也成为北方各省百姓光明正大的选择。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之后,东三省移民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开放时期,“闯关东”的人们从此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推出一系列招垦及鼓励移民的法规条例,东三省地区依然是当时移民政务的重点,所制定的相关章程条例有:《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边荒承垦条例》、《黑龙江清丈兼招垦章程》、《吉林全省放荒规则》、《绥远清理地亩章程》、《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奉天试办山荒章程》等。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政府进而提出了《移民与开发计划》,并为此设置了移民局及东北招垦委员,这些积极的招垦措施对于移民运动无疑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1931-1945年的移民

    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后,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开拓民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材料三1960-1979年移民

    1960年开始,中国经济与社会面临严峻的困难,于是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移民类型便是以精简城镇人口为目的的移民运动。在60年代,在当时复杂的国际斗争背景之下,中共中央提出了“三线”的建设规划(即沿海为一线,中部为一线,西北与西南为一线),重点加强西北与西南地区建设。而为了加强这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发展,重要的举措之一便是调入大量来自东部省区的干部、技术人才、职工及其家属。从1968年其由“上山下乡运动”引发的人口迁徙影响更为广泛,但出于强烈的政策性干预与时代局限,其最终的移民成果相当有限。

    ——以上材料均选自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史上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两个阶段移民的不同影响。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现代史上移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36、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37、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

    材料二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有何变化?依据是什么?

     

  • 39、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并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与“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体系?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指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分别作出的重大贡献。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