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达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 2、观察下图《辛亥革命形势图》,据此可知(     

    A.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

    B.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

    C.袁世凯抢走革命果实

    D.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地区

  • 3、边区政府副主席、著名党外人士李鼎铭曾说过“共产党认真实行三三制,我是无党无派的人,但被选为副议长了……我们将来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但是今天我们先要大家团结像一家人来进行抗战建国事业。”以上材料说明,“三三制”原则的施行(     

    A.扩大了边区政权建设的群众基础

    B.体现了党外人士对中共的约束与监督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开创了敌后根据地民主政治制度先河

  • 4、九品中正制在运行过程中最初设置的是郡中正,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自治色彩浓厚。而魏朝末期设立了州中正,州有着浓厚的中央驻外机构色彩。这一变化反映了(     

    A.郡县制下地方难以掌控

    B.中正官权力在日益扩大

    C.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

    D.选官权逐渐向中央集中

  •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A.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 6、东晋南朝时期,谱牒(研究家谱门第)之学大兴,出现了贾氏、王氏等专门研习谱学的世家以及《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一类专著。朝廷专设“谱局”以修订和保管谱牒;精通谱学的人,才能在吏部做官。这一现象(     

    A.是士族政治的突出反映

    B.为朝廷征派赋役提供便利

    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D.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 7、“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 8、20世纪30年代,江西地区流传出一首歌谣《红军北上》,内容有:“一束茶花万里香,送别亲人上北方,打败鬼子回家转,那时人民乐洋洋。”这首歌谣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

    B.长征

    C.全民族抗战

    D.人民解放战争

  • 9、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文化突破的时代称之为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等。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是(     

    A.“道法自然”

    B.“相生相胜”

    C.“为政以德”

    D.“明法审令”

  • 10、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 11、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

  • 12、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无独有偶,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稍早一些的波斯帝国也修建了很多“御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改善

    B.交通发展便于加强君主专制

    C.交通便利推动对外殖民扩展

    D.古代东西方的经济交往活跃

  • 13、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B.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 14、清乾隆年间,台州天台人齐周华在其《名山藏副本》中认为:“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建立迅速机密的奏折制度

    B.设立精简高效的军机处

    C.裁撤只能照例行事的内阁

    D.制造万马齐喑的文字狱

  • 15、以下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与解读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解读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族平等原则得到了法律认可

    B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

    国家依法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

    C

    全国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三权分立机制依法得以确立

    D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A.A

    B.B

    C.C

    D.D

  • 16、唐玄宗命僧一行编撰新历法,僧一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实测,首次推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玄宗“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这(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B.沿用了传统的科技方法

    C.源于大一统政治的推动

    D.反映了佛道融合的趋势

  • 17、下图中的两块画像砖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南北统一

  • 18、下列是西周相关制度的规定,其目的是(     

    身份

    列鼎制度

    乐舞规模

    天子

    九鼎

    64人

    诸侯

    七鼎

    48人

    卿大夫

    五鼎

    32人

    三鼎(或一鼎)

    16人

    A.提高乐舞水平

    B.维护等级秩序

    C.解决分裂隐患

    D.巩固专制统治

  • 19、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能证明此结论的有(     

    ①十几万中国华工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

    ②中国积极参与谋划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③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④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兵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新航路开辟后,无论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和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贸易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持续两个半世纪之中,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市场以中国为中心

    B.中国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中国经济发展仍有一定优势

  • 21、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 2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

  • 23、卫所是明代常备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下图为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有可能是图中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4、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八七会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

    (2)会上,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想。

  • 26、资产阶级的夺权斗争

    (1)矛盾激化:进入17世纪,______________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____________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标榜“君权神授”,独断专行,经常停开议会。

    (2)“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____________王朝的詹姆士二世。

  • 27、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28、遵义会议

    (1)______________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_______

    (2)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_______问题。

    (3)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4)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_______负总责,并成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

  • 29、646年孝德天皇开始_________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 30、出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迹象。________、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

  • 31、国民革命

    ①目标: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与东征: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__成立,通过两次_______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③北伐:______年国共两党开始________。使革命势力从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____反动统治。

    ④失败:1927年4月12日,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__”。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___________,国民革命失败。

  • 32、两宋社会的变化

    ①公正平等: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②宽松和谐:________显著减少;政府________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性

  • 33、君主专制的发展

    (1)实行________

    ①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立________(中枢秘书机构)

    ①开始:_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

    ②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③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________,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雍正是一个工作狂,批奏折俨然是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间,累计写下了共一百多万字的奏折批语。每每批奏折到深夜,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本来工作量就大,他还增加了,上奏人数。而且每件奏折都亲自批阅,有的奏折的批语甚至到达了一千多字。

    (3)制造“________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 34、________后半个多世纪,__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产品________________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各国争夺________的斗争日趋激烈。

    (3)当时,________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____。法国从__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19世纪40年代,________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________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理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世界观、方法论等概况)

  • 36、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 37、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原则?局限性?

  • 38、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走向世界,屹立东方。请同学们简述我国在建国初期和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 39、请简述秦国商鞅变法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