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知识运用
《______》是一部______小说,在文化史上卓尔不群。书中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等众多形象。《法国大百科全书》这样评价:全书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给读者以深厚的兴味。
2、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
宽敞——________ 洁净——________ 增强——________ 保护——________
近义词:
灾难——________ 剧烈——________ 改观——________ 启示——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shǒu wàn(______) tì tóu(______) píng zhàng(______) máo dùn(______)
jī fěng(______) fàng sì(______) xiǎo tǐng(______) sāo yǎng(______)
mǎ tóu(______) yuǎn tiào(______) líng dāng(______) jiā qín(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天( )海角 ( )无人烟
心( )气和 焉知非( )
无( )于事 垂头( )气
( )合之众 ( )喜若狂
(1)这里原来是一个( )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繁华的都市。
(2)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但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 )地鼓励我说:“下次要努力哟!”
5、看拼音,写词语。
là bā zhōu(______) xì nì(______)
zhǒng zhàng(______) tāng chí(______)
jiǎo huo(______) nóng chóu(______)
hè sè(______) shuǐ gāng (______)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数(shǔ shù)枝梅
为(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单车 ,属国 。
出汉塞,归雁 。
大漠 , 落日圆。
逢候骑,都护在 。
【1】此诗选自《 》,作者 ,是 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诗人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下列解释不恰当的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8、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A. 欣喜若狂 B. 信赖和骄傲 C. 非常坚定 D. 绝望和悲痛
【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2】选文中________要借尾巴。
【3】小鱼姐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小壁虎?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
10、课外阅读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 藏 钻)进云里。阳光(穿 透 钻)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耀眼 灿烂)的亮光。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 把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字词划去。
(2)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那里”是指 。
(3)判断。
①“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一句照应的词语是“早起”。( )
②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晴天和多云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 )
③从“负着重荷似地”、“努力上升”、“终于冲破”、“完全跳出”等几个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太阳跃出海面的艰辛努力。( )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阅读短文。
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 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⑨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________)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________)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________)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野草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的力气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人说象,有人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答案全都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1】给下列词语中的画线字注音。
解剖(______) 瓦砾(______) 一瞬(______)间
【2】解释下列词语。
回答纷纭:_________________
嗤笑:_________________
【3】“这也许特殊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话应该还原到文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文章是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野草”的主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阐述文章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节选)
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拉起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接着,他庄重地说道:“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地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
“‘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了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慝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续陪伴我们。希望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不能’先生,您安息吧,从今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1】联系课文想一想“我不能”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娜老师说这些话是为了告诉学生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警醒与激励自己,请你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星期二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黄昏——( ) 哀悼——( ) 祈祷——( )
寻找——( ) 呼喊——( ) 疲惫——( )
【2】圣彼得堡镇的人们在哀悼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描写丢失孩子的亲人的部分非常传神,主要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老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也跟作诗一样,最要紧的是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运圣火唤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们也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