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ɡuàn) 无穷匮(kuì)
B. 傅说(shuō) 荷(hè)担者
C. 法家拂(fú)士 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D. 亡(wú)以应 军士吏被(bèi)甲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亢奋kànɡ 堕落duò 拙劣zhuō 纷至沓来tà
B.斡旋wò 缄默jiān 妩媚wǔ 挑拨离间jiàn
C.棱角lénɡ 瞭望liào 龟裂jūn 强词夺理qiǎnɡ
D.苍劲jìn 迁徙xǐ 穹顶qiónɡ 怒不可遏hé
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近年,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涨幅令人叹为观止。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处心积虑地吸取知识,探求新事物,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使自己见识渊博。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车的人十分多,大家在推推搡搡中前进。
B. 颐和园的长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画廊。
C. 李明最近沉迷游戏,无心学习,作业上络绎不绝的出现错误。
D. 部队一到达目的地,战士们就忙着安营扎寨。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两个叹号有何作用?
(2)本诗叙事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诗中叙事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
6、根据原文或要求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与朱元思书》中,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行路难》)
(7)现今有些科研人员拿着不高的薪酬,却忘我的从事科学研究,可以用《五柳先生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其品行。
(8)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7、名著阅读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长林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_________》,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
(2)该语段的主要人物是谁?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2】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9、题目:冬日的暖意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班级、校名。(3)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