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值得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又是一个周末,贫病交加的王奶奶迎来了“春苗”社的义工们为王奶奶送来了温暖。
C.中国人现在的“朗读”方法,和数千年来流传到今天的读书方法是有区别的。
D.“优秀,源自一种习惯”,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才能真正优秀起来。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胡髭(zī) 尴尬(gāngà) 粗劣(lüè) 两颊(jiá)
B.侏儒(zhū) 粗糙(zào) 甲胄(wèi) 纠缠(jiū)
C.广袤(mào) 无垠(gēn) 掩饰(shì) 鬈发(quán)
D.敦实(dūn) 颔首(hàn) 锃亮(zèng) 长髯(rán)
3、下列词语无错别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倦怠(dài) 游逛 坦荡如抵
B.濒临(bīn) 卑微 张目结舌
C.记载(zài) 曼延 摩肩接踵
D.喧嚣(xiāo) 顾忌 无动于忠
4、下面是某单位下发疫情防控要求的部分内容,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遵循“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集,不扎堆”。
B.每日须做好电梯间、走廊、资料室、会议室和公共区域的消杀消毒工作。
C.提倡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外出活动时切忌佩戴口罩。
D.对近期有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而隐瞒不报者,将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5、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简要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两句诗。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句诗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 淮南秋雨夜, 。
(2) ,相伴过年华。
(3) ,怅望青田云水遥。
(4)无丝竹之乱耳, 。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神驰宇宙豪情,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填人名),文中“他”决定做的“别的事”是指______。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祥子(《骆驼祥子》)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蒸蛋的幸福
①一个白瓷碗,两个鸡蛋,在厨房的大理石面板上静默。不动声色间,牵引着童年的时光翩跹而来。
②老房子很小,母亲留了老木柜背后的一个小角落给母鸡生蛋。一个破的竹篮,上面铺些稻草。每到傍晚,母亲就抓过母鸡,把食指一抵鸡屁股,默算着哪只芦花鸡有蛋,哪只黑母鸡没蛋,计算着第二天鸡蛋的数量,盘算着家里的支出。
③鸡蛋,是农家的钱包。亲人坐月子,送几个鸡蛋;亲戚来做客,煮一双鸡蛋;朋友结婚,把鸡蛋卖了买礼物……人情往来,柴米油盐,都要在鸡蛋上打算盘。我看着鸡蛋在那个黑亮亮的罐子里高起来,又矮下去,巴巴地盼着过生日。生日这天,母亲必然会煮两个鸡蛋。圆滚滚的鸡蛋,在手心里握着,从村子的东边逛到西边,村头逛到村尾,收割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直到鸡蛋凉透了,我才会剥了蛋壳,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享用。此时,空气如黏稠的旋涡,在家门口的青草上结晶。幸福,如此充沛。
④某年中秋,我在外婆家吃到了水蒸蛋。那么滑嫩嫩,那么黄澄澄,真是好吃得掉眉毛啊。从此,念念不忘。
⑤一次,我不知为何狂拉肚子,身子虚脱无力。母亲背着我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处看病。回来的路上,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水蒸蛋。
⑥几年后,家里条件渐渐好转。水蒸蛋不再是稀罕之物。母亲将鸡蛋往灶沿上一磕,一轮红黄色的朝阳滑入高脚碗。再一磕,两轮朝阳卧在碗底,并肩微笑。母亲用小调羹加入细盐,倒入凉开水,取一双筷子按顺时针方向搅拌。
⑦等米饭煮开了,母亲打开铁锅的木盖子,拿勺子舀出汤水,把搅拌好的鸡蛋搁在饭的上面,再盖回木盖子。火苗继续舔着锅底,舔着舔着,米饭就发出快乐的声音,啪啪啪,像压抑着内心的欢喜暗地里放着小鞭炮。母亲撤掉明火,让米饭再焖上一会儿。
⑧在米饭腾腾的热气里,母亲端出了水蒸蛋,撒入葱花,挑一点猪油。嫩黄色的蛋,嫩绿色的葱,像极了初春的原野,沉睡的一切都在熏风里醒来,肠胃的每一层褶皱,都被熨得平平整整、舒舒服服。
⑨如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各路佳肴,早已宠坏了我的胃。某天,朋友送来海参和花蛤,我突然想做一个高大上的水蒸蛋。我期待着水蒸蛋的华丽登场。它既有小时候明澈的味道,又有新生活蓬勃的滋味。
⑩可是,真正的答案总是躲在“可是”的身后挤眉弄眼。鸡蛋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海鲜的鲜和鸡蛋的嫩,似乎各自贴着滑梯的一侧,钻入草丛了。
⑪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又开始养鸡了。她在新房子的院子一角搭了个小砖房,门口用稻草做了个鸡窝,还买了一个装了轮子的镬灶。我回家时,母亲正在用镬灶在门口煮饭。硬柴在熊熊燃烧。炊烟解开衣襟,恣意起舞。我恍然回到了旧时光。
⑫吃饭时,我才发现母亲做了水蒸蛋。嫩滑如果冻,黄亮似柚子,配着嫩绿的葱,浅红的生抽,色香味齐齐上阵,彻底把我俘虏。
⑬原来,母亲把我无意间的感慨,放在了心上。
⑭后来,只要我一回家,母亲就会让我带走一袋鸡蛋。自己散养的,才好吃。母亲很是笃定。
⑮我拿过搁在大理石上的两个鸡蛋,它们一头俏皮,一头憨厚,个个小巧玲珑。我把它们磕到白瓷碗里,加入冷开水和盐开始搅拌。筷子在顺时针运动,鲜黄色和亮白色开始旋转,起舞,融合。看着看着,我的眼前幻化出恢宏的场景:一个顽童正在搅动大海。万千奔马在旋涡中起伏嘶鸣,划出层层叠叠圆润的弧线,不停地向深处开拓。马儿扬起的鬃毛化成了可爱的云朵……我把筷子一收,海浪顽皮地摇摆一二,倏地收了脾气。眼前是一片可爱的嫩黄色,带着温润的质感、轻浅的美好。
⑯窗外的阳光,洒在嫩黄色的水蒸蛋上,就像在述说一个幸福的故事。
(选自2021年11月1日《郑州日报》。作者:王秋珍)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明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写自己舍不得吃“水煮蛋”,既形象写出了当时家中的贫困、贫困中的幸福,也为引出“好吃得掉眉毛”的“滑嫩嫩”“黄澄澄”的“水蒸蛋”做了铺垫。
B.生活好起来后,我在吃海参时,因为怀旧而兴致勃勃做了一次“水蒸蛋”,却因为手艺不好,海参、水蒸蛋都做得不好吃,于是很怀念母亲做的“水蒸蛋”。
C.本文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如第⑦段写“火苗舔锅底”,米饭发出“啪啪啪”的快乐的声音,就间接写出了“我”将要吃到水蒸蛋时欢喜、幸福的心情。
D.“原来,母亲把我无意间的感慨,放在了心上”这句话意味深长,充满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对母爱的赞叹!
【2】“厨房大理石面板上的两个鸡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3】在第⑧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水蒸蛋的幸福”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文中的“幸福”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9、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冷清;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拥有春天般的生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有需要,请以“xx”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