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C. 古人所说的“文房四宝”指纸、笔、墨、砚;“岁寒三友”指松、竹、菊。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按照国别体编写的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短篇小说巨匠是德国的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我们已经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的《变色龙》。
C.冬至,又称“冬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阴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所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D.2022年是壬寅虎年,2023年就是辛卯兔年。
3、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
B. 《格列弗游记》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例如格列弗仿佛是孩童——在小人国利力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但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
C. 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和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这些情节都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
D. 在第三节里,被描述的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4、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诗人借助夸张的笔法抒写了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B.“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垂钓”“忽复乘舟”二句运用典故,写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明梦想还在。
D.这首诗的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凸显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冯谖①为孟尝君驱而之薛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③。券遍合,起,矫命④,以责⑤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注)①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②薛:孟尝君的领地。③券:借契。④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⑤责:通“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悉来合券(_______________)
②以责赐诸民(_______________)
③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_____________)
④孟尝君不说(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晨而求见”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B.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C.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 君 有 区 区 之 薛
【4】翻译下列句子。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5】结合选文,说说划线句子加点的 “义”指什么。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面诗句与“可怜白发生”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B.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C.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霍松林对“醉里挑灯看剑”的点评,请你结合上述点评谈谈对这句词的理解。
7、指出下面的句子运用的修辞。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_____)(_____)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______)(______)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3)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9、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中华诗词的当代功能
林峰
①中华诗词因其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大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炎黄儿女的眉间心上。尽管历经磨难和曲折,但中华诗词没有没落,没有消亡,反而历久弥新,风光无限。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中华诗词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人也再一次领略了诗词的优雅和精彩。中华诗词历经千年风霜洗礼之后的荣耀,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精神力量和社会功能。
②诗词有引领功能。引领即指引、领航,指导方向。中华诗词每每在重大时刻,迸发出力挽狂澜的气势。比如毛泽东的“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就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战胜瘟疫之后发出的欢呼,是战胜困难的指针,指引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叶剑英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攻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科学事业的无尽期盼和关切,曾经引导和激励了无数的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迎难而上。
③诗词有教化功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苏东坡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蒙昧初开,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比如:孝敬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热爱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劝人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劝诫人们勤奋学习,“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等等。我们的传统诗词就是这样一部集人生、人文、人性的活典范,它通过陶冶作用来实现教育众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这种以情感人的潜移默化是其他任何理性教材都无法比拟的。
④诗词有审美功能。中华诗词的铿锵韵律、典雅语言、鲜明节奏和悠远意境,都令我们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国人经过诗词的长期浸润,浑身上下就会洋溢诗词气息——温柔、敦厚、儒雅、从容。人们为人处世时,会用一种诗意美的眼光来审视社会,洞察事物。比如友朋来访,会有“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惊喜;与人饮酒,会有“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潇洒;观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看海,会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春天来了,会有“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欢欣;花谢了,会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惋惜。人的身心经过诗词的滋养,春秋花草,山河四季,乃至日常点滴,都有了诗意的象征和展示,生活就会多些美好,社会就会因此更和谐。
⑤__________________。“诗为心声”“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等经典论述,都凸显了诗词抒情的本质和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一千多年前就阐述了诗词之所以动人心魄,其根本就是触及了人的情感因素。古往今来的不朽作品,大多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亲情;“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写民族情等等。岁月变迁,人事代谢。但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情感。七情六欲都在诗词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人们在诗词中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只可意会的心灵起伏。
⑥另外,诸如诗词的学习功能、诗词的娱乐功能、诗词的宣传功能、诗词的存史功能等等,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诗词的现实功能其实早已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诗词的当代功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诗词也会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底座。如果错过了中华诗词,可能就错过了四季最明媚的时节,错过了旅途最灿烂的风景,错过了此生最美妙的享受。让传统诗词的功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融入时尚风情、融入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这是中华“诗国”应有的担当和自豪。
(选自《齐鲁晚报》2023年6月6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在选文第⑤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4】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中华诗词历经磨难和曲折,历久弥新,风光无限。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这句诗可以放在第③段作论据。
C.诗词的审美功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多些美好,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D.全文结构呈总分式,结尾段运用排比句从反面进一步突出诗词的功能。
10、①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
②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
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
④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⑤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
⑥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著,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 分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第②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
【3】学校开展了“凤凰诗词大会”活动,九(2)班的李雷同学在书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时,将“深”写成了“生”,请你运用本文中的有关观点,结合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对他做个解释。
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多个部委联合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7月22日,“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组委会公布722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信息,活动正式进入群众投票阶段。
②722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展现了各行各业最美劳动者的风采。品读他们的事迹,每一个候选人都是勤勉务实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也是朴实无华的追梦人。可以说,评选活动既是为“最美奋斗者”点赞,也是一堂意义深远的劳动教育课,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奋斗的意涵。
③奋斗,__________________。“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活中的一饭一蔬,离不开辛勤耕耘的农民;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离不开教师们的谆谆教诲;便捷舒适的出行,离不开司乘人员的坚守岗位;守护岁月静好,离不开用生命和热血筑牢安全“防线”的消防员和军人们。生活因奋斗而更精彩,正是因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才有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
④奉献,__________________。“在奉献中书写精彩人生”。在排雷作业中突遇爆炸,将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永远失去双眼和双手的杜富国;32年以海岛为家,无怨无悔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海防事业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工作26年来,累计安全行车近380万公里的周树强……他们用无私的奉献,为我们打通了奔向伟大梦想的跑道;他们也用无私的奉献,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⑤伟大,__________________。“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不管什么时代,奋斗永远是最激昂的旋律。评选出的“最美奋斗者”候选人,是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等。是什么让他们在新时代出彩?答案不难给出,是他们对党忠诚、热爱事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才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创造出了不凡的成绩。
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者是最美劳动者,也是把小我融入大家的爱国者。评选“最美奋斗者”,更重要的是汲取榜样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每一个人都响应奋斗号召,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形成人人奋斗、人人幸福的良好氛围,就一定凝聚起磅礴的奋斗力量,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
【1】将以下三句填回到文章③④⑤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顺序是( )
a. 来自平凡岗位的不凡奉献
b. 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c. 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A.abc B.bca C.cba D.cab
【2】以下选项中最能概括文章观点,作为本篇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为“最美奋斗者”点赞
B.用无私奉献书写时代华章
C.“最美奋斗者”在奉献中造就伟大
D.汲取榜样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3】以下这段文字,可以作为文章第③④段中的一个论据。请选择其最匹配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为研制核潜艇,30多年中,他隐姓埋名,甚至父母兄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新婚不久就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还把家安在了小岛上。1988年,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科学事业辛苦付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选择段落(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