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A. 北京 B. 杭州 C. 上海 D. 南京

  •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均匀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集中分布 D.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 3、一天当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不一,主要是因为(  )

    A. 多年的风俗习惯

    B. 为了接收更多的日光浴

    C. 青藏高原一天中气温变化较大

    D.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位于

    A.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B.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

    D.云贵高原上的昆明

  •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阴山山脉以南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黄土高原因此而得名

  • 6、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叙述体现上海该方面作用的有(    

    ①拥有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为全国提供技术咨询 

    ②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输入原料、燃料,输出工业产品 

    ③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输出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 

    ④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可吸引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 7、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要选择到(  )

    A.江南水乡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8、近一百多年来,澳门的面积不断扩大。澳门半岛的面积从2.7平方千米扩大到5.7平方千米,凼仔岛与路环岛也分别扩大到4.1平方0千米、6.6平方千米。整个澳门陆地面积由原来的10.39平方千米增加到29.7平方千米。澳门面积逐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海平面上升

    C. 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D. 海平面下降

  • 9、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 10、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在下列物产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 水果   B. 樟脑   C. 稻米   D. 甘蔗

  • 11、你的温柔融化了山雪,惊艳了四季,又抚平了岁月的棱角,像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我的心,从此知更鸟的啼叫就是我绵延的爱意,沧海为你流泪到干涸,而你便是青海湖,那么关于青海湖说法可信的是(            )

    A.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B.不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

    C.位于广东省

    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 12、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大 B.地势高寒 C.日平均气温高 D.气温年较差大

  • 13、下图是博白县的出产的凤梨,3000多亩的凤梨基地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以下地方不合适种植凤梨的是( )

    A.台湾 B.吉林 C.广东 D.海南岛

  •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 冰川作用   B. 火山灰堆积   C. 地震   D. 风成说

     

  • 15、下列有关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萨的纬度比成都的高   B. 拉萨的植被比成都的稀疏

    C. 拉萨的海拔比成都的高   D. 拉萨的人口比成都的少

  • 16、近年来三江源生态不断恶化,人为因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过度放牧   ③冰川逐年萎缩   ④乱采滥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7、以下关于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外流河

    B. 位于盆地

    C. 水源来自于大气降水

    D. 夏季进入丰水期

  • 1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1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

  • 19、能体现北京政治职能的是( )

    A.故宫 B.人民大会堂 C.前门大街 D.颐和园

  • 20、以天山为界的南疆和北疆降水和太阳能资源各有优势,其正确组合是( )

    A.北疆降水多于南疆,南疆光能资源大于北疆

    B.北疆光能资源大于南疆,南疆降水多于北疆

    C.北疆受西风影响降水少

    D.南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与北京相邻的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 23、__________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24、亚洲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 25、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 26、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 27、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 28、被誉为地球上的“风极”是______________地区。

  • 29、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30、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___   ___,当地糖料作物熟制是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A________山脉。

    (2)规划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因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将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结合图中信息,试分析建设青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________

    (3)读图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_______。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地带。

    (4)青藏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请你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

    (5)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6)试分析该在三江源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

  • 32、读湖北省略图回答。

    (1)湖北省简称________,省会武汉市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 ,人口流动较大,是疫情全面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汉位于________平原,地处长江与________线(铁路线)交汇处,交通发达,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2)该省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是________,它在图中的数码代号是______

    (3)该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该省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油料作物________

  • 33、下图是“某粮食作物亚洲主要分布区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按地理方位,图示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至少答出2个方面)

    (4)图示区域该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商品率低,今后种植该粮食作物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至少答出2个方面)

  • 34、读欧洲西部图回答问题.

    (1)g是 半岛

    (2)A--B--C的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是因为

    (3)欧洲西部人们喜欢吃牛羊肉,因为畜牧业发达,说一说地形对畜牧业的影响。

  • 35、读中国地理四大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_____地区,②_________地区,③_________地区,④________地区。

    (2)①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本地多_____河(内流、外流)。

    (3)②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4)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大致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