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将“重要”改为“必要”)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互换位置)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的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有代表作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陆游也是唐代诗人。

    C.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句中的“高尚、纯粹”都是褒义词。

    D.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本次班级文化活动,班长李阳从策划到组织再到宣传,真可谓费尽心思,鞠躬尽瘁

    B.“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气冲斗牛的诗句倾注了鲁迅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英俊潇洒。

    C.在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关于鲁迅先生的微不足道的故事,让我们获益匪浅。

    D.这件舞弊案牵扯到的人事物真是扑朔迷离,极其复杂,一时乙间很难调查清楚。

  •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黄梅时节家家雨”中的“黄梅时节”指的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C.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部小说集。

    C.“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 6、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战/选   职/私枉法   堂大笑/一而散

    B./踩   刻/盆大雨   慷解囊/英雄气

    C./出   子/根问底   山岛耸/才傲物

    D.职/赞   具/装作样   差不齐/天大树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

    B. 临近年底的时候,也是公司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C. 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 春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深圳文化小分队”在深圳市毕昇印刷文化博物馆看到了元人王祯的轮盘捡字法,对此很感兴趣,回来后查阅了以下资料: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沈括《梦溪笔谈》)

    【乙】

    造轮法。用轻木造为大轮,其轮盘径可七尺,轮轴高可三尺许。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凡置轮两面,一轮置监韵板面,一轮置杂字板面。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补还韵内,两得便也。

    (文段节选自百度词条“农书·造活字印书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则字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持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字数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照本学期所学的“留替调补删”翻译五法,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

    【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溪笔谈》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丰富科学知识的笔记作品,反映了北宋的许多科技成就。

    B.甲文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C.乙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应为“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

    D.乙文中的轮盘捡字,是在活字印刷的基础上“活”的进一步突破,科学地提高了效率。

    【4】小青和小春打算根据两文,画一个表格,更清晰的了解这两种技术的突破,请你帮他们完成表格未完成的内容。

    人物

    毕昇

    王祯

    名称

    活字印刷术

    轮盘检字法

    过程

    制字

    ________

    排版

    置活字

    印刷

    捡字

    “活”体现在

    _______、排版、印刷、________

    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___。《春》

    (2)《观沧海》中描写海景全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4)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5) 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6) 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成语“温故知新”是出自《<论语>十二章》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现代文阅读

    名字里的故事

    裘山山

      我有一篇散文,写到山。我说:对面那两座山,并排站立着,一如我的名字。一位作家朋友读了后说,这是全篇最精彩的一句话。我想了想,它之所以精彩,也许是因为别人无法这样写吧。

    我就对朋友讲起了我名字里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母亲在忧愁、惶恐和孤独中生下了我。她几乎没有心情给我取名字。远在千里之外大山中修铁路的父亲,就取了一个“小禾”寄来,暗喻我为母亲焦土上的一株小禾。这株小禾很快从母亲的土地上移走了,移到了父亲的老家。三年后,母亲结束了“劳改”回到城里时,才将我重新移回到她的身边。那时,我已经成了一个胆小的小姑娘。母亲目睹暗自伤心。一天,心情忧郁的母亲独自来到西湖边上一个叫做“孤山”的公园。母亲望着“孤山”二字,忽然发觉那“山”字写得漂亮极了,遒劲有力,又秀挺。母亲就生出一念:用这个“山”字作名字多好,既有蕴意,又超凡脱俗,还显得坚强。想我是个女孩儿,遂取双名“山山”。我想那时母亲的潜意识里,一定是不希望我带着含有她悲剧意味的名字“小禾”走今后的路,而是希望我能如山一样稳稳地站立,并且向上。

    但这么一个好名字,起初我是没有意识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很不喜欢她。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并热爱我的名字的呢?至少是二十岁以后吧。

    自我记事起,我就只知道自己叫山山而不知小禾了。因为笔划简单,我早早学会了写我的名字,还墙上、门上的到处写。奇怪的是,总是要把“山”口放倒,不是朝左就是朝右,有时还朝下。让母亲觉得我很没有出息。五岁后搬到石家庄市,在父亲教书的学院里,常有叔叔伯伯逗我说,这不是小九吗?三三(山山)得九。我就很开心,小孩子总是喜欢有大人逗的。那时我的名字给我的感觉,就是好玩儿。

    举家迁川后,我上了初中,名字开始给我带来不快。上课时,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着:求(裘):三三(山山)得几?我那时很小气,气得直掉眼泪。可也不敢怎么样,正是“文化大革命”乱的时候,那些学生连老师都敢骂。我在的那个班,就把老师气哭过几次。后来就更讨厌了,一些学生放学时跟在我的身后,出其不意地大喝一声我的名字,等我回头时,他们就一哄而散,好像在喊一个怪物。大约是因为入了川,“裘”与他们骂人的字眼儿谐音,就让他们少见多怪了。

    一个少女,常常被男孩子们这样捉弄,自然受不了。于是我就缠着爸爸妈妈要求改名字。妈妈不肯,说这么好的名字上哪儿去找?爸爸则在模棱两可中倾向于我——名字毕竟不是他取的。终于有一天,在爸爸的支持下,妈妈勉强同意给我改名字了。

    改个什么样的呢?问我,我说:只要平平常常,不引人注目就行。比如裘平。妈妈马上说:念起来就像旧瓶子(浙江话念)。爸爸深思熟虑地说:我倒是想了一个:则灵。意思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还好听。妈妈当即又反驳说:求(裘)则灵?不求就不灵了吗?她又不是菩萨。爸爸大愧,说主要是我这姓不好,倘若跟你妈妈姓(徐)就好了。妈妈不领情地说:徐则灵?还林则徐呢!

    如此这般,几个回合妈妈都赢了。我不甘心,说:要不就翻字典,随便报两个页码,点两个字,组合起来。爸爸立即表示赞成。于是我报,他翻。我说:248页第3个字,358页第三个字,结果组合起来就是“狼穷”二字,把妈妈笑得前仰后合,接着我们又试了几次,都是十分可笑且不伦不类。妈妈大获全胜地说:“我该去做饭了,你们爷俩慢慢想吧!”我和爸爸只好不了了之。

    我放弃了改名字的想法,因为我始终想不出一个能驳倒妈妈的名字。

    现在想来,幸好没驳倒她。

    二十岁那年,我意外发表了几篇散文,一时成了我们部队的“名人”。那时我是个瘦小的女兵,但很多人从名字上以为我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男人,这使我感到莫名的快乐!

    以后我当了编辑,许多未曾谋面的作者也把我当成男士,恭称先生。大约我的字体和行文也非女性化。以致后来有一位到办公室找我,眼睛扫着所有的男人问:哪一位是裘编辑?我在他身后回答说:我是。他吃惊地回过头来,瞪大眼睛,半天才浮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更有趣的是,一位年轻作者偶然得知我是一位女士时,立即画了一幅画寄来。画上是一个戴着眼镜和鸭舌帽的男人叼着烟斗在看稿子。旁边的文字说明是:山山大姐,我一直以为你是这样的。

    知道我是女士后,很多作者就约好了似的,改叫我“山山大姐”。尊重照样尊重,却少了些乐趣。是不是因为生为女人,总有些自卑,哪怕被误认为男人,也感到快乐?我想倘若是一位男性总被人误以为是女性,他是不会觉得快乐的,反而会觉得受辱。这就是女人无处不在的悲哀。

    当然,我还是很少表现出作为一个女人的悲哀的。既然有一个男人的名字,也该有男人的心胸。或许母亲当初取这个名字时,也曾暗含了这种希望。

    前两年忽然兴起了“从姓名知人生”的考姓名热。几个热心的朋友当即为我的名字也作了考证,告诉我说:七个项目中,我有五个是好的,两个是不好的,可以不改。我笑说,就是倒过来,只有两个是好的,我也不改,要改我十几年前就改了,何况通过姓名的笔划来算命运,对“山”字太不公平了。“山”难道是三划所能包容的吗?

    说到底,名字是一种符号,但一个符号时时刻刻跟着一个人,时时刻刻代替着这个人在世界上出现,我想肯定是会对这个人的命运产生一些影响的。也许名字本身就对人含有一种宿命的暗示。从这个意义上,我对考证姓名的做法不完全否定。

    使我感到幸运的是,母亲通过名字所赋予给我的,是一种积极的暗示。虽然从字面上看,“山”字是极为普通平凡的,它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存在。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从中感受到它还具有一种普通和平凡的超越。不是吗?山是从平原中升华出来的,山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沉稳,向上。对人来说,就意味着攀登,还意味着山外有山,永无终点。

    当我带着这样一种暗示走过人生几十年时,才突然意识到,我其实一直都走在自己的名字上。尽管很累,却不敢有一点怠慢。这大概就是宿命罢。

    为此,我感谢我的母亲。

      (摘自《心中的碑》,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劲(   ) (2)倒(   )  (3)慢(   )  (4)宿命(   )

    2作者刚出生时,被父亲取名字“小禾”,父亲起这个名字有什么用意?这暗示了作者小时候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3古往今来,父母为子女取名,多寄托深意。母亲为什么给作者重新取名为“山山”?

    4自记事起,“山山”这个名字便带给作者几多欢喜几多愁。成长过程中,这个名字给作者带来了几多欢乐,几许烦恼。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和名字有关的欢乐事和烦心事各一件。

    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妈妈笑得前仰后合,接着我们又试了几次,都是十分可笑且不伦不类。妈妈大获全胜地说:“我该去做饭了,你们爷俩慢慢想吧!”我和爸爸只好不了了之。

    6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作者说名字是一种符号,似乎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一些影响,对人生含着一种宿命的暗示。那么,成年后的作者认为她的这个名字所含的暗示是什么?

    7每个人对母亲都怀有一种感激和爱戴之情,有时这份感悟无以言表,作者在选文的结尾说“为此,我感谢我的母亲”,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感谢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 11、   藏在细节里的温暖

    ①几个月前,我跟团去了越南旅游,旅程很顺也很开心。回国后,朋友问这趟旅程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我说,不是美食,不是潜水,更不是购物,而是海面上的灯塔。

    ②黑岛出海回来时已是夜晚。那天天气不太好,海浪很大,我们坐在船上,任凭小船在黑暗中颠斯,四周黑黝一片显得格外阴森,我们好像随时会被这黑暗吞噬。导游说,夜里的大海就是这样,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恐怖。我坐在船里,两只手紧紧抓着船帮,唯恐一个海浪过来,被颠出船去。

    ③突然,不远处有光在闪烁,导游说那是灯塔。原本沉寂在黑夜中的小船,瞬间热闹起来,闪着光亮的灯塔让大家心里顿时有了希望,给大家带来了穿越黑暗的力量,给大家带来了幸福和喜悦。

    ④一个小男孩说:“妈妈,刚才看到灯塔时,觉得好开心好幸福哦!”我忽然一惊,继而微笑,刚才我不也沉浸在小小灯塔带来的幸福中了吗?它照进了我的脑海,我知道它将会在记忆的角落开出一朵幸福的花儿。

    ⑤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妻子翁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她的记忆里有两件闪着光亮的生活小事,每每想起,总会很感动。有一回他们在日本,翁帆病了,头晕、肚子疼,没法起床,杨振宁到楼下端了一碗麦片粥上来,喂她吃。还有一次,在三亚的酒店,那天杨振宁怕开灯吵醒翁帆,就到洗手间去看书。

    ⑥幸福似乎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哪怕在名人的家庭中也是如此,它总在细微处闪着光,温润着人的心田。

    ⑦最近重看了电视剧《白鹿原》,初看的时候,只觉剧情太寡淡无味,无非就是些小是小非,但后面越看越觉得有滋味,有一种平淡的温暖,散发着人间温情。剧中的白嘉轩和鹿三,每次上工回来看到香草做的油泼面,他们眼睛里闪着光亮,吃得津津有味。即使是稀饭、馒头这样简单寒味的饭食,他们依旧很珍惜,边吃边聊,开心满足。饥荒年代,吃一碗油泼面已是奢侈,人们暗淡绝望的眼神只有看到食物才会突然迸发光芒。

    ⑧我忽然明白了导演的厉害之处。一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油泼面也能让经历过苦难的先祖们平凡的日子闪光发亮。

    ⑨有一段时间我因赶一个项目每天加班。一天晩上,我下了车,老远就看到小区门口有个荧光棒在挥舞。走近时,才发现是年过六旬的父亲,于是逗他:“爸,您在这玩荧光棒呢?”父亲轻轻跺下脚说:“这孩子,我不是在等你回家吗?”

    ⑩进门后, 父亲把他手上的荧光棒小心翼翼收在阳台上,说明天还得用。随后他泡了杯茶,躺在那把老藤椅上看窗外的繁星。盼着孩子安全到家,轻松偷悦地喝茶看星星,这大概就是父亲在平淡日子中的幸福。灯光下,父亲脸上闪着慈爱的光芒,一直暖进我的心窝

    ⑪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但幸福终究是一种感觉,幸福时常在一个个细微处闪着光,温暖着我们。常常是一个简单的举动,一次美丽的邂逅,甚至是一碗粥、一本书、一杯清茶,却让我们在粗粝的现实里触摸到生命的踏实,感受到人世的美好。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事件内容

    “我”的感受

    我们乘小船在黑暗的大海上看到灯塔的瞬间

    幸福总在细微处闪着光,温润着人的心田

    《白鹿原》的剧情散发着人间温情

    父亲盼望儿子安全回家

     

    2理解加点词“光亮”在文中的含义。(1)第⑤段:在她的记忆里有两件闪着光亮的生活小事。

    (2)第⑦段:他们眼睛里闪着光亮,吃得津津有味。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

    它照进了我的脑海,我知道它将会在记忆的角落开出一朵幸福的花儿。

    4请简要分析文题“藏在细节里的温暖”的妙处。

    5生活中你也一定能感受到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请你举出一例。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握住妈妈的手,我感受到了温暖和期待;握住同学的手,我感受到了欢乐和信任;握住春天的手,我领悟了繁花似锦的魅力;握住文学的手,我惊叹于诗词歌赋的魅力;握住勇气的手,我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握住梦想的手,美好的明天由我纵情描绘.......

    请以“握住_____________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拒绝抄袭;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