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宝葫芦的秘密》中,对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宝葫芦可以为他赚很多钱。

    B.宝葫芦能让他有许多新朋友。

    C.宝葫芦能帮他做数学题

    D.宝葫芦能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2、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繁星》——冰心

    B.《天窗》——茅盾

    C.《猫》——老舍

    D.《白桦》——艾青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shì  若(táng B.食(  成(huì

    C.xié  shuò D.chī  捷(mǐn

  • 4、对“我”以前讨厌母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鸡欺软怕硬。

    B.下蛋后夸张炫耀。

    C.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

    D.幼年时期“我”曾受到母鸡的惊吓。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慰籍   扫荡   威力 帐本 B.锐利 河摊   户籍 饱胀

    C.闪烁   奇幻   黑影 账子 D.蝙蝠   霸气 猫头鹰 复杂

  • 6、“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真不适合踢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拟人 C.夸张

  •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的马门溪龙。( )

    A.不锋利,不快 B.笨,不灵活

    2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降落。( )

    A.极快地前进 B.

    3它们从此开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

    A.从无到有地开发建设 B.透彻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诗句填空。

    1.远芳侵古道,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白居易的《____》。

    2.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柳宗元的《____》。

    3.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王安石的《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选自王昌龄的《____》。

    5.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王维的《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内阅读。

    (一)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二)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三)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诗中每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诗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让你想到了岑参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蜜蜂的欢叫

    有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她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蜂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的呢?

    她去问老师,老师认为书上说的不会错。于是,她决定自己弄个明白。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蜂仍然嗡嗡直叫。就这样,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为了探求蜜蜂发声的秘密,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月,终于在蜜蜂双翅的根部发现了两粒比油菜子还小的小黑点。蜜蜂发声时,小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膀,只捅破小黑点,结果蜜蜂飞来飞去,居然没有一点儿声……

    一年以后,这个11岁的小女孩撰写了一篇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并在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她,就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聂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集合,凑在一起。______

    (2)探索追求。______

    (3)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1)“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聂利是怎样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利最终获得实验成功,读了她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呢?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巴金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里,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这样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

    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

    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1】简单概括“我”小时候怕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最能表现“我”怕狗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一个表明“我”不怕狗了的语句;用“~~”画出一个表明狗怕“我”的语句。

    【3】读短文,把正确答案填到括号里。

    (1)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我”对待狗的态度变化的。

    A.看狗 怕狗 打狗 笑狗 B.怕狗 看狗 打狗 笑狗

    C.打狗 看狗 怕狗 笑狗 D.怕狗 看狗 笑狗 打狗

    (2)“我”长大后为什么不怕狗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我”的个子渐渐长大了 B.狗不再咬“我”了

    C.“我”觉得怕狗是一件可耻的事 D.“我”找到了对付狗的办法

    【4】文中重点描写的狗是一只什么样的狗?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狗”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困难,或者是我们的敌人,那么作者对待狗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煮 书

    满分5 manfen5.com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

    (2)书能“煮”吗?爷爷说的煮书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煮书”的好处

    (4)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①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別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网。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②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乡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曾说: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③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④一阵晚风吹来,箱田一起一伏,我仿佛置身于ー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⑤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地长叫兀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⑥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这篇文章按照由 的顺序描写了乡村 的景色。用“波浪线”画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的是(   )

    A.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

    B.奶奶曾说:一层山水一层人。

    C.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D.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

    3用“ ”画出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4用“‖”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5作者笔下的乡村晚景是如此美丽,你也来写一写生活中的美丽晚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3】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________

    【4】从画“_____”的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   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既然撑船老人并没有教过他游泳,为什么他要称撑船老人为启蒙教练并且还要感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句子。

    1.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拍着雨来的肩膀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的芒砀山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强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展开想象,根据下面的提示,创编故事。

    赵六是个非常勤劳的人,一次他要在自家的后院里掘一口水井,掘着掘着,咦!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是葫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