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3、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5、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6、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8、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9、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观点: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

  • 11、   2019年1月24日,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全自治区寻访“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活动结果。我市百灵庙第二中学郭菲、萨拉齐第四中学王艺洲两位同学获评“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中学生"。他们习惯良好、学优争先,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成为我们身边的好学生、好榜样。对于什么是好学生,有同学提出:培养好习惯,就能做学习的主人,与班集体没有关系。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 12、   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互不往来,各自发展,才相安无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感悟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材料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在完善立法上下功夫。一些地方人大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依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如天津人大常委会还专门作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明确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范围、措施、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

    材料二:2月10日,正定县公安局连夜通告,武汉籍男子肖某到正定探亲,其女婿韩某(31岁)因隐瞒肖某发病情况,违反居家隔离期间相关规定,致使疫情扩散,已造成严重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法规,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正定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并立案侦查。

    (1)请从国家机构的角度对材料一的内容进行概括。

    (2)从法律作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韩某被处罚的结果。

    (3)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落实“中央号召”要求的?

  • 14、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面对全球严峻挑战,只靠少数力量,只靠一两个国家难以应对,必须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到各环节中来并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3)作为公民,我们应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 15、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材料一:我国部分资源总量在世界的名次、人均占有量和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图

     

     

     

     

     

     

    材料二:我国是耗能大国,较低的能效水平、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能耗和排放缺乏约束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质量。2017年1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通过技改推进节能减排,加大低耗能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降低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说明什么?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材料二及国情国策,谈谈如何降低能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1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请从“放飞理想、立志成才”角度谈谈我们青年学生怎样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0169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并提出关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问题,必须走创新和改革之路。

    (2)有同学认为:“只要创新,就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请紧密联系材料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四、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共9分。

     

  • 17、   材料一: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民营企业积极改革创新,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例如著名的民营企业比亚迪,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龙头。

    材料二:2019年春晚,首次实现全媒体直播,实现春晚在4K超高清频道直播,并全程采用5.1环绕声,实现5G内容传输等,应用了不少新科技,中国智造让人欣喜,深入人心。

    (1)上述材料蕴含了我国的哪些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意义。

    (3)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作为中学生,应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