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厦门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激扬文字:是指激动昂扬的文字。

    B.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C. 谁主沉浮:本指起伏升降,常比喻社会或个人的起落盛衰。

    D. 飞舟:阻止。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空白处_________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_______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际出发,如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模仿,谓之神。_________,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

    A.更 却 如果 相反

    B.更 而 倘若 所以

    C.也 只 倘若 所以

    D.也 而 如果 相反

  • 3、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慧,不通达

    B.俯不足以畜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就是这个缘故

  • 4、与“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使使以大王

    B. 秦以利晋

    C. 常以身蔽沛公

    D. 既东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先富起来的地区决不能再有人一己百的心理,要尽可能保证贫困地区优先获得发展的机会,享受政策优惠。

    ②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因大多远离现实生活,有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有点过于平静。

    ③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制度解体,上下三千余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古代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很少有光风霁月的时候。

    ④自拍杆可与手机、照相机配用,但其发出的电磁波却可能对人体有害,于是遭到多国封杀,但我国许多市民却不以为然,依旧拍的不亦乐乎。

    ⑤《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受到热烈追捧。实力演员张丰毅、吴刚、张志坚等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红色旅游可以遍齐鲁?

    红色旅游圈粉年轻游客,Z世代成核心群体。多家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红色旅游人群正呈现年轻化、亲子化特征,“95“00占比近50%。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红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亲子游、研学游的需求上升,家长和孩子乐于打卡红色景点。在游玩的同时,感悟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红色旅行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有的景点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红色旅游项目,让年轻人在互动体验中产生情感价值认同;有的则靠推出红色文创产品出圈,成为年轻人争相选购的新潮玩

    百条红色旅游路线定制,涵盖不同类别旅行。今年3月,山东省整合推出100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山东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田园、都市风情等资源。无论是1日游还是5日游,是近郊游还是长线游,是自驾游还是跟团游,总能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行程的路线。主动迎合游客兴趣偏好,市场开发多维度发力。近年来,山东红色景区不断加强对游客个性的表达和旅游过程的体验,红色文化摆脱了教科书式的呆板叙述,红色景点也不再是遗址、遗迹、博物馆的老三样。

    在营销手段上引入智能技术,融合流行元素;在旅游体验上借助全息技术、VR、AR等现代科技,突出沉浸式体验,提高游客参与度与互动性。

    (摘编自张静《红色旅游为什么可以遍齐鲁》)

    材料二:

    整个活动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星火点亮计划刚上线,就圈粉无数,通过线上H5用户点击交互,展出我省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红色历史故事,网友线上参观,看视频、听讲解,上传个人照片生成与红色景点合照,同时上传身边的老照片、老故事。第二阶段为红色旅游创意体验快闪店展示,游客通过线下实体展厅了解山西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等,现场打卡拍照,生成我与红色景点合影。第三阶段为成果展示期,通过红色旅游房车展示活动,吸引各大商圈游客,同时将活动期间汇集的视频、图片资料形成纪念视频,在全网全平台宣发,延续活动传播力度。

    新技术的应用,为展品呈现提供了新的思路,红色旅游的产品创新也不断涌现,吸引了许多‘Z世代’的关注。霍州市档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酷炫新科技被引入到一些红色旅游纪念场馆中,更加贴近了年轻人的文旅消费偏好。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我省推出了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摘编自齐青《沉浸式互动!山西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邀你打卡》)

    材料三:

    红色旅游要获得大众青睐,要打造具备新四感的红色旅游产品。

    一是突出新奇感,革新创意形式。若要让青少年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接过赓续红色血脉的旗帜,就需要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与选择偏好为出发点打造红色旅游特色产品。通过革新创意形式改变传统红色旅游说教式方式,提供全新的红色旅游体验,提升红色旅游对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具活力,让红色精神更具生命力。

    二是突出情境感,还原历史场景。要借用全息投影、裸眼3D以及VR、AR等技术手段,创意红色旅游突破传统展陈的局限性,通过还原历史场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三是突出体验感,融入沉浸互动。《那年八一》《秋收起义》《再回延安》等红色文化沉浸式实景剧在历史发生地打造实景演艺,依托声、光、电数字多媒体视听技术与舞美、投影运用,融入沉浸式互动,活化历史故事,使游客成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红色旅游体验。

    四是突出代入感,游客参与剧情演绎。红色旅游+剧本杀可以说是极具创意的完美组合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历史背景为剧本杀多样化的角色塑造提供了依据,构成了一个有据可查、严丝合缝的剧情体系。

    (摘编自李琴《突出新四感提升红色旅游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红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红色旅游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年轻人的情感价值认同。

    B.山西省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而山东省却推出了100条,所以,红色旅游可以“红”遍山东。

    C.传统展陈局限于遗址、遗迹、博物馆的老三样,教科书式的叙述很呆板,脱离年轻人的偏好。

    D.“红色旅游”为剧本杀的角色塑造提供依据,游客可以选择不同角色表演剧情,两者结合,创意无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探讨山东红色旅游“出圈”的原因,材料二报道山西旅游活动情况,两则材料都对当地红色旅游盛况做出呈现。

    B.三则材料都指出,可以加强新科技元素在红色旅游中的介入与运用,提升红色旅游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C.山东省和山西省都注重发展交通,打造多条经典线路,迎合游客不同兴趣偏好,满足持续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

    D.红色旅游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分析了红色旅游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提升旅游品质的策略。

    【3】根据材料内容,请你为家乡某处“红色”风景区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几条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比兴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氓》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与枝叶衰落的情形喑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

    (2)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器之感的哲理。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蜩与学鸠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林中飞行和停下来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中用“冰”和“雪”比喻人生道路艰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从侧面描写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3)李煜在《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结尾四句)皆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 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______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屈原以“众女”为喻,写出群臣对自己才华的妒忌以及对自己的诽谤。

    (3)《行路难》(其一)中,李白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酒佳肴,自己却停杯投箸,无心享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发出的激愤质问。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

    (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 ①张舜民,北宋人,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②长安:此指汴京,为北宋都城。

    (1)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十分斟酒敛芳颜”中,“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怀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

    B.“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因为词人此时南迁郴州,不像元二出使安西,受朝廷重用,这两句含自我解嘲之意。

    C.“醉袖”二字,用得极妙,与前面的“十分斟酒”暗相呼应。“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既写出悠然的景色,又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D.结尾两句写即将上路,回首眺望夕阳中的长安,作者借此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蕴深厚。

    (2)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费衮评价“此词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后人评价“全词跌宕起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请概括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一词多义

    ①欲

    对此倒东南倾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之梦吴越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青青兮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

    世间乐亦如此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骑访名山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忽

    迷花倚石已暝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魂悸以魄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

    古来万东流水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权贵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尚

    谢公宿处今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不得过 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苦

    艰难恨繁霜鬓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先其心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功高如此 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回

    渚清沙白鸟飞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朕车以复路兮 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流到海不复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苟直,虽死不可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言

    感斯人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六百一十六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是京城女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命

    酒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曰《琵琶行》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为

    长句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霓裳》后《六幺》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翻作《琵琶行》 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语

    琵琶声停欲迟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闻君琵琶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暂

    凝绝不通声歇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听仙乐耳明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数

    使快弹曲 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曲红绡不知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转

    轴拨弦三两声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徙于江湖间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坐促弦弦急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传诵千年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说:君子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境界,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这看起来讲的是中庸之道,实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全方位要求。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