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厦门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我们务必记住,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在困难面前我们__________。

    ②认识固有文化很重要,但如果认为一定要回到旧有的生活方式,那就是__________了。

    ③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争分夺秒,__________,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A.束手无策   抱残守缺   夙兴夜寐

    B.一筹莫展   敝帚自珍   夙兴夜寐

    C.束手无策   敝帚自珍   宵衣旰食

    D.一筹莫展   抱残守缺   宵衣旰食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duì)   (xiān)纤素手   (bǔ)育   (xǐ)不前

    B. (jī)绊   (zài)歌载舞   (yǎo)窕   长歌(dàng)哭

    C. (chí)蹰   气息奄(yān)   (qiān)期   卖官(yū)爵

    D. (jiān)染   关关(jū)鸠   (kuài)   含情脉(mò)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继承)故业,(沿袭)遗策

    ②不(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导致)万乘之势

    (发展)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蹑足(置身,参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谪戍之众,非(抵抗)于九国之师也

    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衡量)大

    A.①④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⑦

  • 4、在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得年前去四川青城山,以前熟记于心的“青城天下幽”的名言被一支   、喧哗连天的队伍赶得  。有关那座山的全部联想,有关道家大师们的种种行迹,有关画家张大千的缥缈遐思,也只能随之  

    A.人声鼎沸   无影无踪   逃之夭夭

    B.摩肩接踵   无声无息   烟消云散

    C.人声鼎沸   无声无息   逃之夭夭

    D.摩肩接踵   无影无踪   烟消云散

  •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国产动画业者还要了解古代这些雕塑形象设计的文化脉络。比如,强大的骑兵曾是汉武帝时代反击匈奴血腥劫掠、保持边民安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故汉人酷爱骏马,并把骏马看作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所以,汉代的雕塑是当时人们多年大漠追杀的肃杀与马革裹尸的感情折射,是对战场厮杀、血脉贲张的烈马性情与行为细节的熟知与提炼。这些是如今的动画从业者无法亲见的。所以,(   )。

    A.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是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

    B.熟悉汉代的历史就可以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C.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的必要前提是熟悉汉代历史

    D.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是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日光阴里的私人订制

    卓玛

    ①今年的初雪落得早,农历十月刚过半,天地莹白。生日那天,煮茶焚香,抄经自省,清贡白百合一枝,一抬头,雪花漫天飞舞,如千万只蝴蝶,斜人闲亭瓦舍。

    ②春绿冬白,我更喜欢冬天,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人的心思亦随之沉潜、简静安闲。临窗观画,朋友新赠的兰花图寥寥数笔,逸气草草,行书题跋“惠风和畅,吉祥如意,无为而为”。独爱那朱文闲章, “悟禅”,如同师父离开那日,满寺的莲花都开了,水是莲花的镜子,花光与水互为映衬,照见莲花不染。师父心如明镜,如莲花,清净无挂碍。

    ③我正想着莲有几色,电话就响了,朋友约稿,似乎是要写私人订制的话题,我在这边忽而无语,冬天给大地订制雪花,秋天给大地订制累累硕果。而工业时代唯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私人订制,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只求快捷,少了温度,缺了时光的精雕细琢。说到底,是缺了古典情怀的滋养,那是源自心内,缓缓流出的一泓温泉,上有落花片片,静静回旋。

    ④雾霾的日子里,我格外怀念过去的水净山明,旧光阴里私藏着诸般心头好。

    ⑤小的时候,过春节,母亲带我去集市的布店,那是灰扑扑的年代里最花团锦簇的地方,姹紫嫣红、堆绿叠翠、鸳鸯戏水、凤凰翩飞,牡丹花、并蒂莲在土布上热闹着,母亲对营业员说:“扯三尺花布。”“扯”这个词既乡土又贴切,有舞蹈的美和裂帛之音的妙,母亲是要给我做棉袄。我却赖着不走执意喜欢太阳红的的确良,母亲拉着我走了好远,我依然偷偷回头,心中留恋难舍。

    ⑥初夏之时,蝴蝶牌缝纫机上整日传出“嗒嗒”的声音,那节奏舒缓、声音动听。母亲坐在石榴树的花阴里绣花。太阳红的衬衣已经做好,圆圆的领口上镶了一圈精致的花边,叫作“狗牙边”。母亲一针一线在前襟上绣月季,一朵橘黄,一朵艳粉,簇拥着鲜绿的叶子。我穿上新衣走亲戚,那是童年里最美丽的记忆。

    ①少年时的我,性格叛逆,也和母亲争吵。到了年末,总有写不完的明信片,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是私人订制,矫情而自恋的新年祝福,不同的图画,郑重地投到绿色的筒里,心里欢喜又怅然。而今,母亲不再手工缝制衣服,她试穿我买给她的新棉袄,对着镜子左右照看直微笑,满头银发因为稀疏而烫成波浪,年老后的母亲面容祥和。某一时刻,母亲的笑意会让我的眼突然潮湿,让我记起故乡的庭院,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母亲坐在斑驳的花影里绣花的样子,青丝如云,素年锦时,容颜沉静比花美。

    ⑧我一直未觉得母亲会老去,而我亦不再纯情如少年。

    ⑨手写信件和明信片是遥远的旧事了,如今看来,这是奢侈的事情,美好的事物都是奢侈的,逝去的每一秒钟都是奢侈的旧光阴。而今,我习惯运用微信和QQ与他人沟通。地球变成一个庞大的村落,世界蒸蒸日上,人心一片沸腾,而我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偶尔想起旧事,心有黯然。

    ⑩初晴之日,我取出红木盒子,读着多年以前,父亲从青藏高原寄给我的信,清秀微斜的钢笔字,蓝黑墨水有些洇漫。他写了未能参加女儿婚礼的遗憾以及对女儿的祝福,言语殷殷,情绪内敛,我想象父亲在女儿出嫁的前夜,灯下写信,一字一句,可否有泪落?

    ⑪“一灯细煮茶如酒,化作红笺小字诗”,亲情是这世间最珍贵的私人订制。父亲是工程师,但父亲更像个诗人,我的百日照上,父亲在背面抄了鲁迅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⑫旧日的信笺已暗淡,照片已泛黄,唯有情意在心,温暖这个清寂的冬日,绵长无尽,于无数旧光阴中散发出惊人的美。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5月版,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儿时的“私人订制”,是为了写父母与自己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B.春节时,母亲到集市上给我扯花布做棉袄,但是看到我执意想要太阳红的的确良,所以即使自己不喜欢,也终于在夏天买来为我做衬衣。

    C.“我亦不再纯情如少年”,指“我”已经长大,再难寻回小时候那种简单、纯粹的心态,也没有了旧日写明信片时的那种欢喜又怅然的感觉。

    D.本文文笔细腻,语言优美含蓄,叙事部分时空的不停变换,使读者始终徜徉于回忆之中,体会作者心中的那份美好。

    2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旧光阴里私藏着”的“诸般心头好”都有哪些?

    3文章①、②两个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

    (2)《屈原列传》中,屈原在回答渔父的话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

    (4)《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即便是在芳香与污浊混杂的环境里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以此体现其“不忘初心”的决心。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女主人公的诀别之心,表明她决心彻底告别之前的生活。

  • 10、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文名句。

    治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志存高远;第二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第三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终有灵感、妙悟,大有收获。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欲速则不达,   。(《论语》)

    (2)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4)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5)嗟乎!   ,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6)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8)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遇旧友

    吴伟业[清代]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释】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了旧友,错过才相认,这是因为曾收到旧友在战乱中逝去的消息。

    B.颔联“苦”字,暗示了诗人对旧友的挂念,道出了两人情谊的深厚。

    C.“拭眼”动作简单,但情感的无限波澜尽含其中。这就是白描传神。

    D.诗歌语言简洁易懂,自然流畅,但意蕴醇厚隽永,颇类白居易诗风。

    【2】诗歌内容紧紧围绕题目中“遇”字展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以荆州资刘备,肃劝之。荆州不还,权深为肃病。或曰:肃心不忘汉,故资蛟龙以云雨。或曰:是肃之失计,公瑾在,必不为此。是二说者,皆不明天下之大计,而熟筹于当日之形势者也。

    三国时,最强者操耳!赤壁之战,权能独力以破曹乎?抑合力于刘以共破曹乎?荆州得矣,权能兼取蜀以独力乎?抑终不免于依草附木以自立乎?孔明之谋蜀也,先结孙权而后攻魏;鲁肃之谋吴也,先结刘备而后攻魏。魏可灭,操可诛,天下事未可量也;魏未可灭,操未可诛,而唇齿已固,外难不侵,大丈夫将三分鼎足,南面而称帝耳,安肯受人封拜,屈节一朝,局促如辕下驹哉?英雄所见,大抵同也。惟孙权见不及此,然后袭取荆州,通和于魏,而从此称臣质子,无虚日矣。亦惟昭烈见不及此,然后因荆州之故,而白帝称兵,一败呕血矣。不特此也,曹操据形胜之地,拥百万之众,又得孙权为之外应,宜若无所却顾者。然赵俨襄阳之役,不肯穷追关公,功留之为权害,操深然其说:权请擒关自效,操露其奏,射以示关而使之走。夫以操之强,犹欲学战国两利而俱存之说,使自树其敌;而以区区之吴,乃欲外绝蜀援,孤军当操,不已悖乎!

    古者,虞假道而偕虢亡。韩,魏肘而智伯灭,陈涉不听张耳、陈余立六国后以败,马超受曹公反间离韩遂以败。权不能效韩、魏、张、陈之谋,而甘心于虞公、陈涉、马超之下,误矣。且权绝蜀好之后,其不亡于魏者幸也。蜀修关公之怨伐吴,吴求救于魏,刘晔劝袭之,赖魏主不从以免。出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收兵以免及至钟会伐蜀吴不力救遂至两亡,此皆日后之明验也。明验也。然则如此者,孔明、子敬而外无人乎?

    曰:史称曹操方作书,闻权以荆州资刘备,不觉落笔于手。夫荆州已非曹有矣,以一家物与一家,与操何与?而乃骇然震惊者,正恐鲁肃之计行,两雄相倚,而天下难争故也。呜呼!操之才所以终出孙刘上哉!

    (取材于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收兵以免/及至钟会伐蜀/吴不力救/遂全两亡

    B.出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收兵以免/及至钟会伐蜀吴/不力救/遂至两亡

    C.出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收兵以免/及至钟会伐蜀/吴不力救/遂至两亡

    D.出兵后魏/伪助讨备/仍欲袭之/赖陆逊收兵以免/及至钟会伐蜀吴/不力救/遂至两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指面朝南,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王”。

    B.屈节指失节归附,与《苏武传》中“屈节辱命”的“屈节”相同。

    C.昭烈是刘备的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始于西周。

    D.发,本义是射发,文中指发布,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今王发政施仁”的“发”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劝导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有人说鲁肃心中不忘汉朝,有人说鲁肃失策。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明白天下的大势。

    B.曹操本身实力强大,又有孙权作为外应,本应没有顾虑,然而放走关羽,是为了让孙权自己树敌。

    C.孙权不能效仿韩、魏、张、陈的谋划,选择与蜀断交。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当时吴国没有被魏所灭,只不过是侥幸。

    D.蜀吴两国最终都灭亡的历史事实,从正面验证了鲁肃谋略的正确性。作者认为曹操和鲁肃诸葛亮一样,都能把天下大势看得十分透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袭取荆州,通和于魏,而从此称臣质子,无虚日矣。

    (2)古者,虞假道而偕虢亡,韩、魏肘而智伯灭。

    【5】“鲁肃之计”对东吴有何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有一个相互“怎么看”的问题。是正视还是斜视?是仰视还是俯视?这取决于彼此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关于这个话题,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席话引起了人们广泛共鸣。“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昔日的“老土”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综合国力、人文环境等全方位的变化,筑牢了中国自信的坚实基石,给予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和自信。

    假如你是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成员,在模联活动中,作为中国外交官作“平视与自信”为主题的一次演讲,请拟写一篇演讲稿。

    【注】①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