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临近中考,初三年级某同学以2019年重大历史事件周年为线索,归纳四组历史史实如下,其中有误的一组是:
A. 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
C. 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90周年
D. 虎门销烟180周年
2、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美国被迫宣布投降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使新中国彻底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为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增强当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与珍爱和平的情感,二战后出现的现象包括( )
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②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 ③设立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 ④设立国家公祭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河流是人类的生命线,印度河孕育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 《天方夜谭》 B. 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
C. 楔形文字 D. 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5、美国本土生产的香蕉虽然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02%,但其水果跨国公司却控制了世界66%的香蕉供应。20世纪90年代,欧盟委员会给予欧洲生产商的香蕉优惠政策,使美国公司的香蕉进入欧洲面临关税、配额和销售的障碍。对欧盟的这种做法理解正确是
①欧盟要保护成员国利益
②欧盟成员国之间步调一致,互相帮助
③欧盟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④欧盟不愿与美国进行经济交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卷入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都是战胜国
B.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都获取了很多利益
C. 中国的抗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苏联、美国和中国在二战中联合对日作战
7、“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18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在黄帝陵举行。这表明黄帝陵已成为
A. 当地娱乐的活动场所
B. 全球华人的旅游胜地
C. 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D. 世界人民的心中圣地
8、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他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新航路开辟
D. 资产阶级革命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底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该“和约”是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英德宣言》
10、决定在二战以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1、现在,由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有序推进全球经济复苏,这反映出
A. 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C.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2、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在英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13、一战和二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
①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越出一国范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这场战争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5、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发挥“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职能的是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16、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A.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B.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C.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7、中世纪的西欧乡村,典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为领主耕种“直领地”
②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③缴纳“婚姻捐”“继承捐”等
④为领主耕种“公用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和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 )
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 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
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 ④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欧洲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这两个列强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和俄国
B.法国和意大利
C.德国和英国
D.奥匈帝国和俄国
2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华夏儿女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某校准备组织一次关于台湾问题的专题讲座。小红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其中有误的是( )
A.千年浓情——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B.首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打败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再度回归———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祖国母亲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绵绵乡愁—淮海战役后国民党退往台湾,绵绵乡愁笼罩在每个游子心头
21、《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体系”。
22、土地制度变革是时代变化的反映。请以序号指示,写出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23、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24、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______ 和西班牙。
2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26、填空题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______.
(3)培育出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7、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8、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29、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的是(_____________)。
30、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31、了解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问题的条约后,你有何感想?
32、代化指的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等各方面的变革。
(1)“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人而不是仰望神,是欧洲近代精神觉醒和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精神的产生?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通过这一改革,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了近代。”请问,材料指的是哪一场改革?这次改革有怎样的局限性?(或者列强这次改革中使“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 近代”的内容?)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通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初步发展起来。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3、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34、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一例)。
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戌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列举出除戊戌变法外,中国近代历史上对人民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