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美国人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 有一次,他们要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美国人竟达10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正遭遇经济危机
B.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C.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D.苏联与美国关系友好
2、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元朝
3、下面文物均出土于河南,它们共同体现了
A.文字的演进历程
B.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C.古代人民的智慧
D.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4、促使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的原因是
①中国的抗日力量向日、伪军展开全面规模的反攻
②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③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④德国已宣布投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生物进化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人们习惯将欧洲的中世纪称为是“黑暗时代”,然而,这个时代却结出了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如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C.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7、“空中高铁”“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数据时代”,这些当下出现在中国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反映出新科技革命( )
A.形成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
B.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8、(题文)“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唱遍了世界,与他的创作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工业革命
B. 宪章运动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巴黎公社
9、“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蛇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件是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三大主力会师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付诸于政治实践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由材料可知,深圳特区的建立( )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C.推行政企分开试点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2、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洋务运动时期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3、学习历史就要古为今用,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下面哪位思想家理念的演变?( )
A. 老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14、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这样评述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他的对内对外措施 ( )
①冲击了封建统治 ②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客观上传播了革命思想 ④维护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 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 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 实现了战后各国的平等
16、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1689年《权利法案》重申征税权属于议会。由此可见英国的政治变革
A.因循守旧
B.狂飙突进
C.另起炉灶
D.继承传统
17、《汉谟拉比法典》通篇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这说明该法典( )
A.承认婆罗门的最高等级地位
B.关注实际而不注重理论
C.维护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18、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1997 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让人无法忘怀。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
A.科教兴国 B.依法治国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
19、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0、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8月,巴黎光复。这主要受益于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联合国宪章》的准许
D. 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建立
21、《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________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22、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23、1921年,列宁实施__________,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美国实施____________,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4、识图填空。
_______年11月,在_______的领导下,俄国_______取得胜利。此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主义国家_______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25、两汉时期,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名医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
26、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7、《物种起源》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革命。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________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形成了________共和政体。
29、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30、明朝中期,名将 率领军队,痛击倭寇,还给中国东南海域一片宁静。
31、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不断加深,民主革命进程不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是。
(3)在中国,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革命的发生。
(4)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
3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的哪里?
3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当时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1945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4)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召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5)201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4、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会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青年马克思的职业理想。结合马克思的贡献,谈谈他又是如何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的。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下是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部分史实。
①俄国十月革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第一国际的建立
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请运用材料二中的相关史实证明下列观点。
A.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被打破:
C.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
D.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
材料三习近平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3)依据材料三,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材料四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共产党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