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世纪后半期,工业化国家人口数量激增的共同原因是( )
①经济的繁荣
②医学技术的进步
③大量移民的涌入
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 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 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 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3、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的思想是
A. 进化论
B. 神创论
C. 相对论
D. 物种不变论
4、小张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5、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D. 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直领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6、《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从材料中看,反应了宋代( )
A. 社会分工完成 B. 边境贸易繁荣
C. 民间艺术精湛 D. 市民生活丰富
7、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之初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到了后来,就演变成消灭旧制度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战争的结果,更加确立了资产阶级在这个国家的统治地位。当战争的硝烟散去时,这个国家又悄悄强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机。这场战争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美国南北战争 D. 印度民族大起义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A.
B.
C.
D.
9、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各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 粮票→股票
B. 大人→先生
C. 法币→人民币
D. 臣民→公民
10、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下列属于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的是( )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社会契约论 ④科学社会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11、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抗击外来侵略
B.民族关系发展
C.中外友好往来
D.君主专制强化
12、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文物中属于商朝的是( )
1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蛇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件是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三大主力会师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14、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导致以上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新中国的成立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③西方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涌入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进化论”思想
C.“牛顿三定律”
D.提出相对论
16、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两大历史任务完成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美授朝的胜利
17、下图中是某历史短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出小华、小明他们正在排练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18、“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材料中的“新的政治制度”和“和平地实行现代化”分别指的是什么?
A. 君主专制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B. 君主立宪制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民主共和制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D. 君主立宪制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19、古巴比伦王国是重要的奴隶制国家,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古巴比伦王国诞生地在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恒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20、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朿了,而战争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指( )
A.—战、二战 B.二战、一战 C.一战、冷战 D.二战、冷战
2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殖民政府发布________,逮捕甘地,有数万人被判刑。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22、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24、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25、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 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27、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美国 |
|
| 北约 |
苏联 |
| 经互会 |
|
28、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29、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30、2021年5月22日,农业科学家 ______ 的逝世令举国悲痛。因为在50年前,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31、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
3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3、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四:追本溯源……中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四幅图文材料,列举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两幅图示所对应的运动名称。
(2)材料二基于“独火器万万不能及”的认识,洋务派创办了什么类型工业?列举一例。
(3)依据材料三,列举这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4)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最大意义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34、“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首歌曲唱出了世界人民的美好心声。
(文明共享的时代)
定居北京的加拿大人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家中加合资的企业上班。
(1)琳达的生活与工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自1986年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身为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历经15年,“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2001年中国终于成为其正式成员。
(2)既然谈判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话与合作的时代)
据商务部网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美国白宫2018年6月18日声明发表谈话,谈话指出,美方在推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之后,又变本加厉,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
(3)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摩擦与分歧?请写出你的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