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准备拍一部微电影——《遣唐使》,下列穿帮镜头是

    A. 日本遣唐使开始于贞观年间

    B. 遣唐使来中国前,日本处于奴隶社会

    C. 日本遣唐使船是依靠人力行驶的木船

    D. 遣唐使来中国前,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

  • 2、十九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重大发展。以下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阐述“两个学说”的分别是

    A.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B. 《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C. 《权利法案》和《联合国家宣言》   D. 《神曲》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4、根据“西班牙殖民统治”“智利、秘鲁独立”“拉丁美洲解放者”这几个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

    A. 圣马丁 B. 拿破仓 C. 玻利瓦尔 D. 华盛顿

  • 5、“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董仲舒

  • 6、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

    A. 印巴争端   B. 北约轰炸利比亚   C. 科索沃问题   D. 巴以冲突

     

  • 7、“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级终”。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情况?

    A. 苏联

    B. 中国

    C. 法国

    D. 捷克斯洛伐克

  • 8、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

    ①二者都是世界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二者都是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二者的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④二者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始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A.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 9、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象征,建成后先后承办了国王加冕、国葬等重大仪式。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人们把他葬于该教堂中另一位巨人﹣﹣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达尔文是英国历史上成就仅次于牛顿的科学家

    B.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深受牛顿经典力学的启发

    C.牛顿和达尔文的理论都对工业革命产生了影响

    D.牛顿和达尔文在物理、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10、西欧城市兴起重要的影响是 ( )

    A. 壮大了地主阶级   B. 有利于封建阶级的统治

    C. 工人阶级开始强大   D.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条件

     

  • 11、《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袜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   )

    A.北民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元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 12、张之洞指出:“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他的哀叹源自

    A. 鸦片战争战败   B. 英法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华

  • 13、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克拉玛依油田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集二铁路、鹰厦铁路修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5、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法兰克王国

    ④阿拉伯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6、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 17、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随之结束,这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 和平与发展

    B. 改革与开放

    C. 战争与和平

    D. 革命与竞争

  • 18、《通典食货》里写道:“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面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采用了儒家思想进行变法

    B.材料体现了奖励耕战这一措施

    C.商鞅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商鞅的变法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

  • 19、近年来汉语新词大量出现,如“点击量”“网购”“刷屏”等。这些新词的出现得益于哪种技术的发展?

    A.互联网 B.自动化技术 C.航天技术 D.激光技术

  • 20、明清两代立春前数天,福州百姓会前往庆城寺闽王祠前取土,捏制春牛,准备春耕,以答谢闽王开发福建的功绩,闽王指的是(  )

    A.无诸 B.王审知 C.黄乃裳 D.严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1934年,________当选为墨西哥总统。改革内容

    ①政治: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________政治体制

    ②经济:推行________,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________,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③文教:大力发展________,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 22、____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___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___,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 2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1)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起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被誉为  

    (4)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 24、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______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________化改革,颁布了“________”。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______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 25、南北矛盾的加剧:

    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___________、西濒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

  • 26、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时代”。

  • 27、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________,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条约是________

     

  • 28、   挺进大别山标志着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 29、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 30、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________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⑴ 技师瓦特在18世纪80年代的发明——

    ⑵ 飞机的发明者——

    ⑶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清洁能源——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 32、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 33、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

     

    工业增长速度

    重工业增长速度

    轻工业增长速度

    农业增长速度

    每年平均

    18%

    25.4%

    12.8%

    4.5%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材料三:《复兴之路》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材料四:近日,一则“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它用翔实的数字,描述10天时间240小时,使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构筑起军民携手抗击疫情前沿阵地的神奇历程。每每读起,总是情不自禁自问:透过“中国速度”,我们该看到什么呢?

    ﹣﹣来自《解放日报》

    (1)材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行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国家实施了哪一发展计划?

    (2)材料二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起点指什么?“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透过材料四中的“中国速度”,我们看到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