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食品的制作与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对应错误的是( )
A.酱油——霉菌
B.酸奶——乳酸菌
C.醋——醋酸菌
D.面包——曲霉
3、桃花水母和中华鲟都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两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只能在水中生活
B.都是古老珍稀的物种
C.都是辐射对称的体型
D.都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4、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下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方蝾螈的皮肤干燥
B.幼体能适应陆地生活
C.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D.幼体与成体存在差异
5、现存的动物已知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 )
A.水螅——有口有肛门
B.河蚌——运动器官是贝壳
C.蚯蚓——用肺呼吸
D.老虎——门齿、犬齿、臼齿
6、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西瓜,里面有多粒种子,说明一朵西瓜花中有多个子房
B.玉米成熟后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植株生长过程缺少营养
C.切开桃子里面只有一个桃核,说明一朵桃花里只有一个胚珠
D.若一个豆角成熟后有4个豆粒,完成受精至少需要4个精子
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中包含一个基因
B.DNA分子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DNA的载体是染色体
D.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盘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8、某同学在河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小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有可能是( )
A.沙蚕
B.水母
C.涡虫
D.水蛭
9、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
B.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C.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10、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还存在着多种臆想和假说,并有争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11、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运动员射门总能引起观众们兴奋和欢呼。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强大的运动能力,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
B.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C.射门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观众们兴奋和欢呼则由神经系统来完成
D.完成射门动作需要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2、在缺乏海产品的内陆地区,长期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其原因是“碘”可以参与( )
A.生长素的合成
B.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胰岛素的合成
D.性激素的合成
13、由下图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
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1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节肢动物都能蜕皮,从而能使身体不断得到发育和长大
B.家鸽长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C.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结构
D.鱼类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6、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利用乳酸菌制酸奶;
②利用酵母菌酿酒;
③利用醋酸杆菌酿醋;
④利用青霉生产青霉素;
⑤利用酵母粉做面包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17、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12个DNA分子
B.生殖细胞中含12条染色体
C.生殖细胞中含6对染色体
D.精子和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
18、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菌生长。对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C.乙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D.乙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1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下列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在动物园中保护野生动物
C.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资源
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2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依次是指( )
A.巩膜和虹膜
B.巩膜和瞳孔
C.虹膜和巩膜
D.瞳孔和巩膜
21、关节的结构由________、关节囊和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2、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_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3) 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4)生物之所以能够不断进化,是________的结果。
23、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的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两大类.
24、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都是在雌性的子宫内发育的,并且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这种生殖方式叫做_____。
25、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市许多乡镇大力发展养蚕业,下图为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蚕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产生的后代与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变态发育。
(3)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______期。
(4)蚕蛾卵的圆形和纺锤形在遗传学中是一对______________。
2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7、将下列动物分属类群的正确序号填入相应的栏目中。
供选答案:①环节动物;②软体动物;③腔肠动物;④节肢动物;⑤鸟类;⑥爬行动物;⑦哺乳动物;⑧鱼类;⑨线形动物;⑩两栖动物
动物名称 | 蚯蚓 | 蜘蛛 | 带鱼 | 蛔虫 | 鲸 | 鳄鱼 | 蟾蜍 | 鲍鱼 |
动物类群 |
|
|
|
|
|
|
|
|
28、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能够使关节灵活的结构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能够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主要是与___________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有关。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
30、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线把动物类型与它们的主要特征连接起来
32、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影响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围. .(判断对错)
33、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回答:
(1)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可通过[②]___________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箭头③、④、⑤分别表示B和C、B和D、C和D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34、2018年我国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选取部分生物绘制如图所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图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是__________。
(2)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__起作用,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______。
(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黄粉虫取食植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黄粉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__________发育。
(4)“月宫一号”内种植了蘑菇,蘑菇和黄粉在细胞结构上都有__________,都属于真核生物。
(5)“月宫一号”内引入了35种植物、多种动物和微生物,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的多样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