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全球超过3/4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表明(     

    ①我国维护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②国家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③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④我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2、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累计安排了32.7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开展海岸线生态修复、重点海湾整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这一重大举措(     

    A.提升了广东省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水平

    B.杜绝了环境污染,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C.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3、2023年7月11日,第34个世界人口日当天,国家卫健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和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近年来,云南、陕西、江苏、黑龙江等各地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措施,包括发放生育津贴、延长产假、开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等。这些举措(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②表明我国积极应对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③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说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合时宜,应及时废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④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如图漫画《碰碰看》反映了(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分割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指日可待

    ③中国人民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决心 ④必须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从下图可看出我国(     

    2016-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情况

    (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

    A.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B.农业生产成本遂步增加

    C.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D.农业科技对外依存度高

  • 7、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国之所以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是因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增进民生福祉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优化经济结构

  • 8、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部“管法的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必将更好地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这说明(     

    A.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B.科学立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完备

    D.立法法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 9、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A.依法执     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依法行     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     为人民服务

    D.依法行政     为人民服务

  • 10、2023年7月21日发布的国内科技成果有:嫦娥五号探测器、科学家首次克隆出杭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北斗系统、海斗一号、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第一条高精度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量子计算原型机等等。发布的这些科技成果表明(     

    ①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卓有成效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正逐步努力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善治源自我国传统儒家观念。西汉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曾说道:“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下列关于善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勇于变革就能在全社会实现善治

    B.善治保障了人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绝对的言论自由

    C.善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善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 12、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的“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原理,通过生动新颖有趣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植入“星辰大海”的种子。开设“天宫课堂”有利于(     

    ①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彰显航天科技实力,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

    ③通过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④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3、下列漫画的内容反映了(     

    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改革开放极大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④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在一分钟里中国会发生什么?中国新生产出10辆新能源汽车;中国新增移动支付成交总量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2530万元人民币……这使我们更加坚信(       

    A.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B.改革开放使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5、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十四个目标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上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海洋全球治理面临挑战。这需要各国(     

    ①共护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荣

    ②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③相互尊重海洋权益主张,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④积极打造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提高到74%,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2022年我国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这说明我国(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C.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 17、2022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老人在小区内被巨型犬咬伤,养狗人“不承认、不道歉”,有关管理部门“推诿、敷衍”,在证据清晰、媒体多次介入的情况下,2022年11月23日,“狗咬人”事件终于有了结果:给予养狗人王新刚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诚勉谈话、警告、记过等处分。这告诉我们(     

    A.厉行法治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公正司法

    B.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C.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司法机关科学立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

    D.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进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 1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据统计,我国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大约3:1,也就是3个人养1个老人;到2050年,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0岁,也就是平均1.3人养1个老人。这组数据体现的新特点是(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老龄化现象加剧

    C.男女性别比偏高

    D.大量人口流动

  • 20、2023年11月28日,习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了解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情况时强调,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某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习总书记的“强调”寻找理论支撑,你认为正确的是(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胜

    B.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C.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克服

    D.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观点辨析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会会指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阅读上述材料后,春风说:我国正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我们要落实诚信行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春风的观点进行辨析。8分

     

  • 22、【改革进行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从自行车到高级小汽车,从普通平房到高楼大厦,从羊麻小道到高速公路铁路,从限量供应到应有尽有……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同学说,改革开放已是完成时。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 23、娱乐圈问题一直层出不穷,弃养儿童、天价片酬、饭圈互撕、语言行为低俗、娘炮文化等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影响极大,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演艺圈的管理,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近期演员邓伦又因偷税漏税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随后,其代言的企业纷纷与其解约,拍摄的作品也纷纷对其除名。

    对此很多粉丝表达了不满,认为“明星作品好最重要,偷税漏税只要承担了法律责任,没有必要封杀。”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粉丝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走进拉萨市八廓街曲折幽深的小巷,可以看到一幅幅动人画面:汉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忘不了问一下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藏族阿妈晒太阳时,惦记着身旁学步车里的回族小孩……相亲相爱,和谐共处,已经融入雪域高原的日常生活中。

    材料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 25、阅读漫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侵权、盗版、假冒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2)为保护这项权利,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在保护这一权利方面,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

  • 26、材料一:盐城市某中学开展了一项主题活动。该校社会调查小组对本校九年级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二:小华从小爱好写作,近期他的小说正式出版,小华很高兴。他正等着用稿酬准备买一些更多的书籍,但是等了半年,也没有收到稿酬。打电话咨询,出版商说:小华是未成年人,没有稿酬

    1材料一中的调查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问题?5分

    2材料二中的小华应该得到报酬吗?请说明理由。3分

     

  • 27、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 28、学会收集——2015年3月3日至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东东以手抄报的形式,积极宣传两会精神,请你和东东一起完成手抄报的编写。

    【时事观象台】

    1四个全面是2015年两会的关键词。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分

    【热点追踪】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宪治国的原则。

    2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4分

    【漫话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3请你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国家的美好景象。写出两项即可)(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