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的是( )
A.火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本草纲目》的完成
D.筒车的创制
2、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西晋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
A. 三国 B. 北魏 C. 隋唐 D. 南北朝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
A. 中央集权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4、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诗中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诗中所谓的“天涯”指当时哪一政权( )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唐
5、史载蒙古草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戮。”在历史上结束这一混乱局面,统治蒙古的是
A.完颜阿骨打
B.铁木真
C.忽必烈
D.耶律阿保机
6、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中的文物见证了
A.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B.明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C.清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清朝巩固了西北边疆
7、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川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8、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9、下图反映了北宋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10、“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该内容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
11、岳飞抗金的事迹,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被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岳家军结束了宋金边界战事
12、小明想学习书法,他希望自己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他应选择学习的书法是
A. 王羲之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颜真卿
13、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精神象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朝曾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抵御北方匈奴族的南下侵扰
C.抵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下侵扰
D.宣扬明朝的国威
14、“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5、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历史上改革就是利益分配的交汇点,下列哪一举措体现了商鞅变法保证农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
A.推行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
1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立宣政院 C.设立西域都护 D.册封达赖、班禅
17、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
18、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生活方式中,当时百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
①在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中观看演出
②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欧洲
③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导航
④在居民区内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19、历史上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从( )历时28年。
A.1402---1430年 B.1405---1433年
C.1435---1463年 D.1455---1483年
20、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荷兰 D. 葡萄牙
21、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他眼光精准, 能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资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______等。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也是他能开创______的主要原因。
22、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23、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___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___”。
(2)戚继光抗倭:
背景 | 明朝中期,________严重 |
准备 |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组建“______________” |
概况 | 1561年,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进军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抗倭 |
结果 | ________的倭患基本被解除 |
评价 |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 |
24、高僧_________前后用了12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5、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清朝的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得发展和进步。
26、词在________时出现,兴盛于________。
27、“开元盛世”
(1)原因:①稳定政局;②________;③重用贤能(_________和______);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整治,_______;_________,改革税制;_________,编修经籍。
(2)结果:当时政治_______,经济_______,国库_______,民众_______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_______,进入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29、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3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31、将下列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及成就连线
郑成功 唐朝 收复台湾
鉴真 北宋 东渡日本
毕昇 明清时期 活字印刷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33、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七年级同学以“盛世繁荣的经济”为主题,探究唐宋经济的发展。请你参入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同学们搜集到材料一中唐朝发明和改进的农具图片,请你标明农具的名称。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明当时南方的江浙一带已经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我国是“瓷之国”,精美瓷器层出不迭,各具特色,制瓷技术不断更新。请写出唐朝制瓷技术创新的瓷器一例和兴起于北宋后发展为瓷都的制瓷业中心。
(4)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通过本次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经济的繁荣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