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就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基层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唐太宗常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体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B. —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C. 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D. 重视人民力量,不可过分压榨人民

  •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

    A. 五铢钱 B. 开元通宝 C. 交子 D. 会子

  • 4、新学期开始了,一名新同学在班上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她应该姓

    A.

    B.

    C.

    D.

  • 5、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由司马光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以此为该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黄帝内经》 D.《宋书》

  • 6、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历时5年,共征发了数百万劳动力,是世界上大工程之一,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 7、五代是指

    A.梁、唐、晋、汉、周 B.吴越、楚、晋、宋、郑

    C.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 D.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8、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观察下图可知,这是哪一国家与唐朝频繁交往的有关记载( )

    A.新罗

    B.日本

    C.印度

    D.大食

  • 9、唐大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后世普为“贞观之治”。形成这一局面的措施不包括

    A.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B.减轻人们劳役负担

    C.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D.营建东都、三征辽东

  •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图中①处可填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 11、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B.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C. 高丽乐在唐宫廷演出,也流行于民间

    D. 学习唐朝的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 12、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

    日本援华医疗物资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13、《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这一记载描述的是临安( )

    A.商业店铺林立 B.商品琳琅满目 C.坊市相联有别 D.商业管理紊乱

  • 14、回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15、2014年1月1日,原创大型情景剧《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了首场演出。人们之所以缅怀郑和,主要是因为( )

    A. 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 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 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 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 16、请将下列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史实不符的选项找出来( )

    A.郑和率船队于1405-1433 年七下“西洋”

    B.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D.“戚家军”抗倭与“岳家军”抗金性质相同

  • 17、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 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描写的是下列哪位人物( )

    A.空海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 18、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面三幅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 19、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一组大事表,这组大事可用于研究( )

    A. 明太祖强化皇权

    B. 康熙帝巩固统一

    C. 顺治帝初定天下

    D. 乾隆帝抵御侵略

  • 20、在我国下列科技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第一课氢弹成功爆炸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 22、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隋朝

    北宋

    元朝

    建立者

     

     

     

    都城

     

    汴京

    大都

     

     

  • 23、1206年,________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 24、《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5、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 26、下图是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__________

  • 2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 28、唐朝最盛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帝国。请根据唐朝疆域图填写唐朝疆域四至。

    唐朝疆域四至:

    东至:______;西迄:________

    北达:________;南抵:________

     

  • 29、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 30、宋金绍兴议和后,双方以淮水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 局面形成。

    三、解答题(共3小题)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唐朝时西行天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_______

    (2)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

    (3)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_______

    (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导者_______

    (5)统一蒙古草原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多次受到外国的骚扰或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佘贼瓜陵江尽死。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两次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面对沙皇俄国的入侵,清朝是如何应对的?之后,沙皇俄国被迫和清朝签订哪一个边界条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