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煤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石资源,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燃煤时往往在煤中添加石灰石,目的是_______,达到该目的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煤的综合利用包括________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的气化和液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3)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可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CO(g)+ H2O(g)⇌CO2(g)+H2(g)△H。 查阅资料得出相关数据如下:
温度/°C | 400 | 500 |
平衡常数K | 9 | 5.3 |
①该反应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反应将不能正向进行,由此判断该反应的△S_____(填“>”或“<”")0。
②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ol CO(g)和0.1 mol H2O(g)发生反应,在400℃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g)的转化率为_____。
(4)将2 mol CH4和4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 H2O(g)⇌CO(g)+ 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200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③压强:p1___________ (填“>”“<”或“=”)p2。
6、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战略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CO2和H2 在铁系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I.2CO2(g)+6H2(g) C2H4(g)+4H2O(g)ΔH1
II.CO2(g) + H2(g) CO(g) + H2O(g)ΔH2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能自发进行,则 ΔH1 ______ 0(填“<”或“>”或“=”);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I达到平衡,要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减小压强 B 增大H2的浓度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分离出H2O(g)
(3)在1 L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 3 mol H2 ,在铁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点M(350,70),此时乙烯的选择性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2H4和CO的百分比)。计算该温度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c =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 3 mol H2 ,在铁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温度大于800℃时,随着压强的增大,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7、现有以下物质:①铁②稀硝酸 ③硫酸氢钠④氢硫酸 ⑤冰醋酸⑥蔗糖溶液⑦三氧化硫气体⑧硫酸钡晶体。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序号填写):
(1)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⑧的溶解平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将0.4molA气体和0.2molB气体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其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
(1)0至t1时间内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该反应在t2时刻达到平衡,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据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分析,t1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A.加入了催化剂 B.降低了反应温度 C.向容器中充入了气体C D.缩小了容器体积
(3)该条件下反应在t2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9、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的沸点比
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4)CaF2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离子化合物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出算式)。
10、将1.92 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常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由反应可知,氧化性:KMnO4___________Cl2 (填“>”或“<”)。
(3)当反应生成71 g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12、(1)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______。
②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一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C7H16的同分异构体中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两种,名称分别为______。
(2) 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 2,3-二甲基-4-乙基已烷______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______
13、I、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II、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1)BaCl2;NaCl;K2CO3_______________
(2)CaCl2;NaNO3;H2SO4_______________
III、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加入化学试剂等。填写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的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3)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4)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100 mL稀盐酸制备CO2,若制备标准状况下的CO2 11.2 L,则
(1)至少需要大理石质量为____________。
(2)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15、近年来,改善环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实现碳循环及废气资源的再利用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H1 K1
Ⅱ.CO(g)+2H2(g)CH3OH(g) △H2 K2
Ⅲ.CO2(g)+H2(g)CO(g)+H2O(g) △H3 K3
则△H2=______(用含△H1、△H3的代数式表示),K2=______(用含K1、K3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条件下,CH4和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H,设起始
=Z,在恒压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若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和△H的值均增大
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D.a>3>b
(3)在T1℃时,往10L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H4(g)和5mol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5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为起始压强的1.5倍,则:
①0~5min内,v(H2)=______mol•L-1•min-1,H2O(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mol•L-1)2。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molH2O(g)和2molCO(g),此时v正______(填“>”、“<”或“=”)v逆。
(4)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若生成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7∶3,则消耗CH4和CO2的体积比为______。
16、甲醇是一种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应用催化加氢规模化生产甲醇是综合利用
,实现“碳达峰”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甲醇的反应
,需通过以下两步实现:
Ⅰ.
Ⅱ.
(1)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_______。
(2)若,下列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10℃
C.
D.
(3)恒压下,分别向无分子筛膜和有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的两个同体积容器中通入
和
,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相同时,有分子筛膜的容器中甲醇的产率大于无分子监膜的原因为_______。
(4)按照投料,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①压强、
、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压强为时,温度高于
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③同时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和
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④一种应用双极膜(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膜构成)通过电化学还原制备甲醇的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双极膜内每消耗
水,理论上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_______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