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人得血吸虫病,关于血吸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自由生活
B.生殖器官发达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2、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下列关于乳酸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D.可以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疾病
3、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虫、变形虫、蚯蚓
D.海蜇、蜘蛛蟹、沙蚕
4、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
A.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鲢鱼、鳙鱼、鲤鱼、鲫鱼
D.鲤鱼、草鱼、鲢鱼、鲫鱼
5、杜鹃鸟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鸟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6、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黄玉米的果穗上出现的紫色玉米粒
B.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高产奶牛
C.大石头下生长的小草大多比较瘦弱
D.不同品种金鱼杂交后产生的五花鱼
7、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靠鳃在水中呼吸
C.“安能随蚱蜢,跳踯在泥涂。”蚱蜢有三对翅、两对足
D.“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鹰的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
8、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新冠病毒
C.大肠杆菌
D.曲霉
9、“鸿鹄”是古人对大雁、天鹅等高远飞行的鸟类的通称,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几乎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下列与“鸿鹄”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前肢变成翼
B.骨骼轻、薄
C.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D.胸肌发达
10、人体动作的产生需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经过一定的过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蝗虫觅食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飞行
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
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1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DNA分子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人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包含23个基因
D.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
13、做好七步洗手法是有效的防疫方式。对比洗手前后的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发现洗手前的菌落比较小,光滑黏稠,由此可以判断该微生物( )
A.培养基上的为真菌菌落
B.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通过出芽生殖
14、如图为长骨结构模式图,其中代表骨质的是( )
A.①
B.④
C.⑤
D.⑥
15、达尔文认为生物能向一定的方向进化是( )
A.生存斗争的结果
B.生殖遗传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主观努力的结果
16、下列关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体表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沙蚕身体两侧的疣足可用于爬行或游泳
C.从蛭的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
D.身体分节可以使线形动物运动更加灵活
17、下图为叶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使枝条不断伸长
B.3是叶原基,发育成b
C.4发育成c
D.5是芽原基,发育成d
18、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的
B.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C.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细胞核
D.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19、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意义是( )
A.维持蚯蚓体内的水分的平衡
B.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C.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
D.有利于蚯蚓自由蠕动
20、“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节肢动物都能蜕皮,从而能使身体不断得到发育和长大
B.家鸽长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C.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结构
D.鱼类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1、按生活的水域环境来划分: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__。
22、下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2)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__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23、无性繁殖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_________,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 _________性状。
24、请将下列动物所属的类群配对
a.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 c.鱼 d.软体动物 e.哺乳动物
A.海马________ B.鲸鱼________ C.蜜蜂________ D.壁虎________ E.蜗牛________
25、鸟类的体形呈_____型,有利于_____。
26、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____生殖产生后代,同种生物有性生殖的后代有_____能力。
27、20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________、________、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28、动物的_____、声音和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9、由一个______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0、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这种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
31、名称中带“鱼”字的动物不一定都是鱼。请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及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32、动物的保护色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
33、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种植果树可以提高农民家庭收入。下面图1是果树及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2是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的C过程表示___作用,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2中的结构[ ]___中进行。
(2)图1中果树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填字母)。
(3)在炎热的夏季,果树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使图2中的[ ]___关闭,导致进入叶片内的___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为避免温室种植的果树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而提高产量,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___。
a.大幅提高种植密度
b.中午适当遮阴
c.经常施肥
34、(二)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______)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易感人群。(______)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______)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①②④ (_______)
【5】资料一中对结核杆菌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易感人群。(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