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使葡萄保持其优良性状,果农们常采用的繁殖方法和为了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科学家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依次是( )
A.嫁接、扦插
B.扦插、嫁接
C.嫁接、植物组织培养
D.扦插、植物组织培养
2、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下列有关昆虫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发育顺序为①→③→②→④
B.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危害蔬菜的昆虫大多处于④所处时期
D.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3、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其中脑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
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
4、河蚌在水中的呼吸器官是( )
A.体壁
B.皮肤
C.鳃
D.肺
5、下列动物中,不具有辐射对称这一主要特征的是( )
A.水螅
B.涡虫
C.水母
D.海葵
6、抗生素可以从下列哪种生物体内提取( )
A.青霉菌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甲烷菌
7、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蛇的鳞片
B.蚯蚓的刚毛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8、“螺蛳粉”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其中的螺蛳是一种软体动物,下列与螺蛳同属一类的生物是( )
A.
B.
C.
D.
9、如图是小麦根尖的结构图,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和根伸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10、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既能节省土地,又能培养出高品质、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B.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C.营养液中通入氧气主要是为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营养液的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
1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
B.种类越丰富
C.数量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
12、星鸦以松子为食,它将大量松子贮存在苔藓落叶层中,这些松子容易萌发并长成树苗。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传播植物种子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物质循环
1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水稻、柳树、海带
B.松树、蘑菇、葫芦藓
C.蚯蚓、地衣、蕨
D.金鱼藻、仙人掌、猫
1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里描绘了蛱蝶和蜻蜓的( )
A.觅食行为、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D.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15、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结构和运动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毛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B.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主要依靠尾的摆动来游泳
C.蜜蜂能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
D.蚂蚁的足不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16、“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A.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相较于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
D.a、b一定比c、d高等
17、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苍耳果实带有钩刺,可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动物传播到不同的地方
18、咀嚼干燥的小麦种子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会发现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而干燥的小麦种子刚开始没有甜味,但是越咀嚼越甜。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淀粉合成了有甜味的糖
B.干燥的小麦种子越咀嚼越甜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蛋白质分解成麦芽糖
C.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糖
D.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9、如图,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 S 型的曲 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 )
A.烧瓶容量的大小
B.放置时间的长短
C.有无氧气
D.有无细菌
20、下列有关基因、染色体、性状的叙述中哪一种正确( )
A.遗传性状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对数相等
B.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的数目一样多
C.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
D.染色体对数比基因数目多很多
21、有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作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如果许多人都这么做,对人类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 。
22、识图题
下图为携带某一基因的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情况,请结合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请将上面的图解补充完整,表示出基因和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在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画出携带基因的染色体)
(2)如果A(显性基因)控制能卷舌,a(隐性基因)控制不能卷舌,那么,他们的孩子能否卷舌?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细胞里含有的a基因能传递给他的后代吗?
(3)如果夫妇两人基因组成均为Aa,他们生出不能卷舌孩子的概率是
23、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_____的不同表现形式.
24、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__,另一类是__.
25、根据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 阶段、
阶段、智人阶段,学会用火的时期是 阶段。
26、蝗虫的身体可分成. 、. 和 三部分,一般在胸部上长有运动器官有 对足和 对翅,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 上。
27、嫁接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_______ ,被接的植物叫做_______,嫁接时应使______才能使其成活。
28、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_____。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同时产生_____。
29、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__和__是十分重要的.
30、下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的是_______ ,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 _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____________
(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31、请将下列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配伍。
3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
33、以下是五种微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组成。
(2)图中B与D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
(3)图E中的a是___,图中的C、D、E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4)在酿酒、做面包时离不开[___]___,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___。它和图___(填字母)都属于真菌。
(5)图中的___(填字母)可以使橘子长毛发霉。
34、如图为某些做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A与C、D在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无成形的____,B与A、C、D之间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
(2)图A进行分裂生殖;图D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来繁殖后代;图C主要进行____生殖。
(3)被称为“世界瘟疫“的艾滋病是由图中____(填字母)类生物引起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