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见》的作者是( )
A. 唐代诗人贾岛 B. 唐代诗人白居易 C. 清代诗人袁枚
2、下列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情感不一致的句子是( )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查字典填空。
“鉴”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_____画。“鉴”字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镜子(古代用铜制成);②照;③仔细看,审查;④可以作为警诫或引为教训的事。在“水清可鉴”中,“鉴”应该选_______________;在“半面方塘一鉴开”中,“鉴”应该选_______________;在“鉴定”中,“鉴”应该选_______________。还能用第④种解释写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 )
(2)居住的人很少。 ( )
(3)形容十分担心与害怕。 ( )
(4)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5)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6、辨字组词。
赴( ) 赶( ) 隙( ) 缭( )
澎( ) 膨( ) 愉( ) 瑜( )
湖( ) 糊( ) 畔( ) 伴( )
7、看拼音,写字词。
爱mù________ chóu ________谢 zào ________音
shū_______理 煤tàn _______ 隐bì_______
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张扬——( ) 绝妙——( ) 质朴——( ) 凝视——( )
遵循——( ) 华丽——( ) 柔润——( ) 忽略——( )
屹立——( ) 恬静——( ) 圆满——( ) 丰富——( )
9、课外阅读。
阿凡提的三个鸡蛋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3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财主说:“3个鸡蛋算得什么?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说:“不多,不多,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阿凡提惊奇地问。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说,“要是我这3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3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30个鸡蛋,30只母鸡要下90个鸡蛋,90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你好大胆!”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
“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的下面划上横线。
临走(lín nín) 拨拉(lā la) 孵成(fú fū) 后晌(shǎng xiǎng)
【2】说说下列“算”的意思。
(1)3个鸡蛋算得什么? (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 )
(4)咦,这还算多吗? ( )
【3】“赔不是”的意思是“道歉”,但“赔不是”是口语,“道歉”是书面语。你能将下面的词语换一种说法吗?
担保( ) 发昏( ) 耽误( ) 合伙( )
10、课外类文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 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 其中一首是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加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给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记叙李绅在艰苦的环境中________的事件,赞扬李绅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写作态度。
11、《读书莫放“拦路虎”》培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 [1] 我怎么祈祷,[1] 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2] 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 [2] 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为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
A. 垂头丧气 B. 兴奋不已 C. 忐忑不安
【2】给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1) (_____) (2) (______)
A、无论……都……
B、一旦……就……
C、不论……总是……
D、因为……所以……
【3】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 )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A. 第2和第3自然段之间 B. 第3和第4自然段之间 C. 第4和第5自然段之间
【4】联系上下文,为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选择一句合适的话填上。 ( )
A. “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B.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C.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5】上帝如了农夫所愿,但却没结出一粒麦子的原因是( )
A. 因为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没有经历风雨,没有了阳光的照射,就变得无能了,所以没结出一粒麦子。
B. 因为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这样反而就结不出麦子了。
C. 因为农夫过于欢喜,最后反而乐极生悲了,让事情进展不顺利了。
12、阅读课文片段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mù( )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yù( )发叫人心kuànɡ( )神yí( )。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
【2】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答题卡上填写汉字。_____
【3】片段描写了_____和_____两个季节最美的时候分别是_____和_____
【4】第一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了“明亮的月夜”、_____的暗夜和_____的夜晚这三种夏夜不同的美
【5】从第二自然段中摘录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_____。
13、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抄下来。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片段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画线部分写了鸟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鸟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加点的“天堂”在这句话中指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句子中第二个“鸟的天堂”还可以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馒头的故事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已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
在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军官。两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4天没进一口粮食,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24小时。
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也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大胡子少校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一咬牙,将手里的机枪端起来,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忽然,大胡子少校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命的中国军队的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姑娘。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的手里:“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叫小翠。
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填炮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陷车的地方,他在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是她家七口人最后一个死去的。大胡子少校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
34年后,这位大胡子将军临死前拿着一个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大胡子少校接到命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中第一辆卡车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饥民抢馒头,小姑娘带头归还慢头。一周后,少校带着馒头找小姑娘时,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小姑娘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展现了小姑娘既_________________又对持枪官兵充满恐惧的心理。
【2】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的“疯狂”“弹跳”“冲”等词语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胡子少校跪了两次,这两次跪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______;第二次是______。(多选)
A.出于对饥民的理解和同情,看着饿得皮包骨的村民,他是痛心的。
B.因为小女孩选择归还馒头后自己却饿死了,对此少校是满怀敬意的。
C.因为前线无粮,陷入极端困境,少校恳求饥民能理解。
D.因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而无法帮助小姑娘,少校感到又歉疚又心痛。
【5】文中的小翠是个怎样的孩子?(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文段,词句段运用。
①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②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③远处是( ),一片茫茫。④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 ),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⑤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 )的春天的背影。⑥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1】选择后面的词语填在文段括号内:清清楚楚、水天相接、干干净净。
【2】酽yàn,形声。从酉,严声。第⑥句中“酽”字的意思是( )
A.“酉”与酒有关,本义:指茶、酒等饮料味厚。
B.引申为:颜色深。
C.形容情感深厚。
【3】想象从圣马可广场钟楼上远看威尼斯群岛,模仿第②句的写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朱自清笔下的威尼斯景致,自然想起中国的江南水乡。请你用1—2句话写出深圳某一处山水,需用上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中国汉字巧解码
汉字“行”的故事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汉字“行”的故事吧。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就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的故事中即可见一斑!
【1】用“√”标出下列词句中“行”字的正确读音。
偏向虎山行(háng xíng) 行(háng xíng)家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由“行”字构成的汉字都和道路有关。( )
②“行情”“行话”中的“行”读音不同。( )
③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 )
【3】在创作这篇文章时,作者可能会运用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请列举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辩 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 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请在“□”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慕—(_______) 分辨—(_______) 希望—(_______)
【5】填空。
①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
【6】“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啥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
(节选自 贾平凹——《丑石》)
【1】文中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哪些人?选择答案中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村里村外的人。
B.看热闹的人。
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
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2】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下列哪一项( )
A.表明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3】对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屈”字做出准确解释的是下列哪一项?( )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屈
【4】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写出了人们把“丑石”视为了无价之宝,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对它倍加爱护,与之前的“咒骂它,嫌弃它”形成鲜明的对比。
B.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相貌丑陋;没有多大用处,甚至妨碍生活。
C.我们对丑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遗憾、讨厌、赞美、惊奇。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是石头还是人,都不应该只在乎其外表,或许外表丑陋,但必有一长。我们不能仅凭事物的外表,去评论它的价值,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并用心去感受,就足够,就美好。
20、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一写:他乡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故乡的月亮皎洁、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一天,十天,一百天,转眼间冬去春来,满树的叶儿黄了又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情景,用一两句话写出动(静)之美。
A.大课间活动时的校园 B.清晨的涪江河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4处错误。
墙角的花儿差不多已经全开了。凌霄花、三角梅,蔷薇交相辉映,漂亮极了!你瞧,凌宵花的花藤拾壁而上的游龙,爬满了整个墙面。一顺朝下的花丛中,露出一个个嫩黄嫩黄的小花蕊,真是让人觉得惹人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例句: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花骨朵儿了。
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①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
②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了。
23、习作习作芳草地
有梦想才会有追求,你有什么梦想?也许不止一个吧!快用你的笔把你的梦想描述下来,要写清楚,写具体哦!题目可以用“我的梦想”,也可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