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sǒu) 潮(zhǎng) 母(xiào) 没声儿(qiǎo)

    B.住(zhèng) 树(chā) 红(yùn) 默而之(zhì)

    C.妒(jí) 裂(jūn) 写(téng) 累果实(léi)

    D.碎(guō) 费(jiāo) 垂(màn) 不计其(shù)

  • 2、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白鹭》郭沫若;《鸟的天堂》老舍;《月迹》贾平凹

    B.《慈母情深》梁晓声;《父爱之舟》罗冠中;《落花生》许地山

    C.《忆读书》冰心;《我的“长生果”》叶文玲;《将相和》司马迁

    D.《示儿》陆游;《己亥杂诗》朱熹;《山居秋暝》王维

  • 3、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千条。

    A.元旦——重阳——清明——七夕

    B.春节——重阳——清明——七夕

    C.春节——中秋——清明——乞巧

    D.清明——重阳——春节——七夕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照样子加一加,组成新宇再组词。

    例:先  洗(洗衣服)  (选择)  

      (   )   (   )

      (   )   (   )

     

  • 5、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李白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

    2.《论语》有言“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做君子,不能见利忘义。

    3.《杨氏之子》中,杨氏子面对孔君平“______________”的玩笑话,立刻巧妙地回答“___________”。可见他“甚聪惠”。

    4.“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以上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悠闲自在的生活。

    5.“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戍边将士们保家卫国、誓死不还的豪情壮志。

  • 6、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

    3.《将相和》一文选自司马迁的《_______》,文中的“将”指_________,“相”指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

    4.《乞巧》一诗中体现人们过节时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戒奢以俭。

  • 7、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人藏在洞里,______不气闷,_______不嫌暗。

    (2)__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3)______关掉发动机,火箭______可以继续前进。

    (4)______动物说了什么话,______不要对别人说。

    (5)天上______富丽堂皇,______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 8、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 )了背,立刻又将头( )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 )( )状态……

    (1)《慈母情深》作者是________,上面句子中连续用了四个“立刻”,表明母亲工作时的________,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2)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这首《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这首词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应接不暇”在文中指什么?请你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选段展现的是“鸟的天堂”的_______(动态 静态)美。我可以用一个小标题概括这一画面: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①第一自然段中,“大的,小的,黑的”写出了鸟的形态和颜色,“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的姿态。_____

    ②画波浪线句子围绕“热闹”一词展开,用两个“到处”写活了众鸟活跃的场景。_____

    ③选段写的是作者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景象,作者在对“鸟的天堂”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呼吁人们爱鸟、护鸟,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及对其处境的担忧。_____

    【4】作者最后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给短文加上标题:

    2本文主要描写了庐山的   ,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第一:

    第二:

    第三:

    3 画出文中两句比喻句。

    4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注意把句子抄完整,标点抄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三兄弟牵金牛

    ①义乌南乡,有一条剡水,剡水里有一头zhēn贵的金水牛,这头金水牛是从八宝山逃出来的。人们都这样传说着:牵这头金水牛,要用千年陈稻草去招引;然后一个人拿着千年陈稻草在前头叫唤,一个人拿千年棕榈()毛搓(cuō)成的绳子牵着走,再一个人拿千年菩()提树在后面赶,才能把金水牛牵到家。不过,最要紧的,还是要大家“一条心”。曾经有bú jì qí shù的人去shì着牵过这头金水牛,可是都没有牵上来。

    ②有兄弟三个,也想去牵这头金水牛。一番论之后,他们想出了办法,除了保证大家同心以外,还照各人的特长分了工:老大喉咙最响亮,他拿千年陈稻草去叫唤金水牛;老二力气最大,他在前面牵金水牛;老三最聪明,他去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千年菩提树和赶牛。

    ③兄弟三个就这样谈好了。第二天,老三就带着干粮,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去了。这三样东西,只有金水牛的老家八宝山才有。于是,老三一直向八宝山走去。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到八宝山的山脚;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爬上了八宝山;第三个三天三夜过去了,才找到了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

    ④一切顺利,兄弟三个都很高兴。当天晚上,他们便把千年棕榈毛搓成了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天亮啦!

    ⑤第二天天一亮,兄弟三个就各自拿着东西,走到剡水边。老大一手拿着千年陈稻草,一手向水边招引,嘴里大声叫唤着:“呣哈哈!呣哈哈!”河水翻起了波浪。老大又第二遍叫唤着:“呣哈哈!呣哈哈!”波浪汹涌得更厉害了;等老大叫过了第三遍,金水牛慢慢地浮上来了;金闪闪的背看见了,金闪闪的头也看见了,金闪闪的金水牛慢慢地上岸来了!兄弟三个,眼看着金闪闪的金水牛,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哪敢怠(dài)慢?老大拿着千年陈稻草,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老二把绳子向牛鼻孔一穿,一个劲儿牵着走;老三跟在后面,拿着千年菩提树,也一个劲儿直赶。三个人一条心,“得得得,得得得”,牛儿赶得很松快,只一下子,就赶出了一程路。

    ⑥走着走着,老大动了心思。他想:“如果不是我的喉咙响亮,怎能把金水牛唤上岸来?又怎能把它呼回家?老实说,我lǐ suǒ dānɡ rán得整只金水牛,老二给他一个牛头,老三给他一条牛尾巴,也算不错了!”老二心里也想:“如果不是我力气大,怎能牵得动这头金水牛?又怎能把它牵回家?老实说,老大只配分一个牛头,老三只配分一条牛尾巴,其余都该归我!”老三心里也想:“。”当他们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水牛就慢慢地重起来了,脚步也发慢了。

    ⑦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这个意见还是早点儿说出来的好,要不等会儿到了家,再提起这事,不太迟了吗?老二、老三也这样盘算。于是兄弟三个只怕自己吃亏,都抢着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⑧大家正吵作一团,突然“嗤(chī)”的一声,那条看不见的“一条心”的绳子断了!“呣哈哈”,金水牛一个打虎跳,jìnɡ然跑掉了,跑回老家八宝山去了。从此,人们虽然还用叹息的口气传说着金水牛的故事,可是水里却再也没有金水牛了。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有改动。

    【1】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着yì论jìnɡ

    背yù发zhēn

    lǐ suǒ dānɡ ránbú jì qí shù

    【2】读短文的时候不认识这个“剡”字,如果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先查_____,再查______。如果利用“百度”查找,查到的结果如下:[yǎn] A.削尖;B.锐利。[shàn]剡溪,水名。这个字在这里读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用哪个词语替换?请写在( )里。

    牛儿赶得很松快( ) 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 )

    老大动了心思( ) 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 )

    【4】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⑥自然段,请联系上下文猜测老三可能会怎样想?写在下面。

    老三心里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请你在这个故事中找出一处“不可思议”的地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讲的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中国的是( )

    A.《陶渊明授学》

    B.《曼丁之狮》

    C.《鲁班学艺》

    D.《米芾画月》

  • 12、热爱的力量

    ①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这个国度里有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孩子。就是他,后来让美国人一提到篮球,就感到了荣耀和自豪!

    ②可就是这个孩子,中学时居然没被篮球队选上。甚至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准许他随从去看中学篮球联赛这样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回绝了。可他没就此认命,他生命中有个飞扬激越的篮球呵!那取代了他对整个生命的热爱。

    ③穷途末路之时,他软磨硬泡使教练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干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专为球员捡球,搬动行李,整理球衣。便这样接近了他因热爱而九死不悔的目标。

    ④这以后他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英文缩写,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皇冠宝座,他个人享有“空中飞人”的美誉,并五次荣获“最有价值运动员”称号。

    ⑤他便是饮誉世界篮坛的迈克尔乔丹。能把篮球打成绝活的不只一个乔丹,但因为热爱篮球去征服苦难的乔丹却不多。

    命运纵使让我趴倒100次,但我要从101次抗争中站起来——这便是热爱的力量。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乔丹____,从中能感受到他___________

    【3】引号的作用有四种: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③特定称谓;④反语。文中有两处引号,“球员”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序号),说明乔丹________,“空中飞人”加引号作用是________(选填序号)。

    【4】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读书

    我大概是五六岁开始识字读书的吧,到现在已有30余年了。这30多年来大都有书与我相伴,不曾分离,但其间读书的地点、心境与感受多有不同。

    幼时读书,多是在自家门口。那时大人到田里劳作,常留下我在家中看门,大多的日子我常坐在自家门前看姐姐买来的小人书打发漫长的时日。此刻还能记着那些小人书的名字及内容,如《哪吒》《齐天大圣》《英雄王二小》等。

    上中学时,识的字多了,看的书也越来越多。有时上课偷偷地看,提心吊胆的怕被老师发现。有时几经周折借到一本好书,又要上课,又要帮大人做活,急得不得了。那时想,要是有一天不用上课,不用做事,让我好好看一天书该多好呀。

    后来我也开始买书,于是便盼望能有个书架,有个自己的书房该是多大的幸福呀。高三时,我做了一个简易书架,把自己买的书都放上去,心里美滋滋的。有时坐在桌前,看着书架里的书,觉得那就是自己的财富。之后,我在家读书时,多坐在桌前。

    我大学的辅导员叫纪永贵,他不仅外表风流倜()傥(tǎng),学识也渊博。那时他大概30刚出头吧,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言谈之中透露着一种儒雅之气,我们觉得他是中文系乃至全校的美男子。纪老师酷爱读书,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到他的书房里,两个精美的书架,摆着满满的书。墙上贴着一副字秉烛斋,我想那就是他书房的名字了。他教我们唐代文学,有时也给我们讲《红楼梦》,受他的影响,那时我读了不少唐人作品,除了唐诗还有唐传奇。课余时间,又读了几遍《红楼梦》。

     刚工作时,单位给了一间住房,我一分为二,一半做客厅一半做卧室兼书房。房间虽不大,安排倒也简洁干净,工作之余就在书桌前读读书,看看报纸,打发了好多寂寞的时光。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真的,到此刻我还怀念那一段日子,忙碌、充实、宁静而完美。

    我真正拥有一间书房是在结婚后。婚前,妻问我要买哪些家具,我说我只要一个书柜,一个书桌足矣。书柜是我们在店里看好后请人仿照做的,书桌是我们花了500多元从店里买的。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把书房布置得舒服漂亮,没事的时候就在房内转悠,看自己的书架、书桌,想想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幸福得不得了,想该好好读书了吧。但以后的日子,不知怎样似乎越来越忙了,书桌、书架蒙了一层灰尘,好久才擦拭一下。

    现在,我也经常读书,但多是在床头。夜晚睡意未袭之时,凌晨天色未明之际,倚在床头,翻几页书,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只要有读书的心境,我想读书也不一定要有书桌、书房吧。

    1在作者的读书经历中,读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2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读书的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经典赏读

                                             

    这年,皇帝派贾政出京选拔人才去了。

    贾政走后,宝玉在园中任意游荡。这天探春的丫鬟给他送来一封信,原来探春要邀人在大观园内成立诗社。宝玉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现在就去商议。”刚到沁芳亭,远房侄儿贾芸来给宝玉请安,还送来两盆白海棠,宝玉让他把花送到怡红院去。

    宝玉来到秋爽斋,宝钗、黛玉、迎春、惜春都已在那里了。宝玉笑道:“这诗社结晚了!早就该结个诗社。”

    黛玉说:“你们只管结诗社,可别算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管呢?”正说着,李纨也来了,她建议大家都起个别号,她自称“稻香老农”。

    探春说:“我爱芭蕉,就叫‘蕉下客’吧。”接着又替黛玉起号,探春说:“当年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变成了斑竹,所以斑竹也叫潇湘竹。如今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那竹子也会变成斑竹,以后就叫她‘潇湘妃子’好了。”

    大家都拍手称妙。李纨替宝钗取名别号为“蘅芜君”。

    宝玉说:“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

    宝钗笑道:“你就叫‘无事忙’或是‘富贵闲人’最合适。”

    宝玉笑道:“当不起!随你们混叫吧。”

    还有迎春叫“菱洲”,惜春叫“藕榭”。

    李纨说:“论年纪我最大,我的地方大,诗社就设在我那里。我来做社长,再请菱洲和藕榭,一位出试题、规定格律,另一位誊录诗作、同时监场。”

    大家还商议好,一月聚会两次,风雨无阻。

    李纨之前看见贾芸送来白海棠,就建议以白海棠为题。大家都写了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评论一番后,李纨说:“从今以后,我定每月初二、十六这两天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在这期间,要是有人乐意另择日子补开,哪怕每天都开社,我也不管。”

    宝玉说:“到底要起个社名才行。”最后探春将诗社命名为“海棠社”。

    ——节选自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红楼梦》

    【1】填空。

    (1)《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代学者_________,本书又名《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请你仿照小标题“宝玉巧认金锁”“宝黛同读《西厢记》”的格式,给短文列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关于“章回体”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章回体作品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B.章回体作品中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众多故事串联成一个长篇故事。

    C.章回体作品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来编撰、记述历史。

    (2)下面属于章回体小说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水浒传》          B.《史记》        

    C.《俗世奇人》        D.《三国演义》    

    【3】制作人物档案。

    姓名:林黛玉

    别号:_________________

    居所: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人物关系填空。

    王夫人的大儿媳是(___),次子是贾宝玉,女儿是(___)。贾宝玉的表妹是(___),妻子是(___),堂妹是贾迎春。

  • 15、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完成习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军师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并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嘤嘤声,知道雌蚊的呼唤;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示。他们模拟昆虫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选自“瑞文网”,略有改动)

    【1】短文以“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       

    A.增强文章的科学性,说明昆虫的触角作用大

    B.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了解昆虫触角的兴趣

    C.增强文章的准确性,说明人类对昆虫触角的研究深远

    D.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说明昆虫的触角对人类生活影响大

    【2】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是哪一项?(       

    A.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

    B.仿生学家根据报警器发现了昆虫触角很灵敏。

    C.昆虫全凭它头上的触角判断周用是否存在危险。

    D.昆虫外形各不相同,但触角都长在头上很相似。

    【3】下列哪个例子能够体现出昆虫触觉灵敏?(       

    A.苍蝇逐臭

    B.蟑螂逃跑

    C.蚂蚁聚集

    D.雄蚊听声

    【4】最后一段“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示”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A.无数蚂蚁在江边聚集成六个大字

    B.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形态的触角

    C.昆虫的触角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

    D.昆虫的触角上分布着许多不同功能的感觉器官

    【5】短文主要介绍了昆虫触角的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这种特点?请结合文中信息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

    可改变味觉的神秘果

    神秘果是一种小乔木,高约3-4米,它一年四季结果不断。它的果实并不大,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剥去红皮,露出白瓤,中间只有—颗大种子。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当地居民常常用它来调节食物的味道,它能使酸面包变得甜而可口,使酸味的棕榈酒和啤酒变甜。吃过酸、辣、苦、咸的食物之后,嚼上几口神秘果,立刻变成甜的味道。

    ②神秘果实为什么能改变味觉呢?为了揭开神秘果的奥秘,科学家对这种果实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并分离出了一种能改变食物味道的糖蛋白。这种物质本身并不甜,可是,它的溶液能对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发生作用。原来,我们的舌头上有很多味蕾,能分别感觉酸、甜、苦、辣、咸等味。吃了神秘果以后,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的功能暂时被那种糖蛋白扰乱了,对酸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暂时被麻痹、抑制了,而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却兴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吃了这种神秘果以后就只能感觉出甜味而感觉不出酸味来。但是,这种糖蛋白的作用并不是永久性的,少则半小时,多至两小时,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就会失效。

    ③近来,研究者们正设法从神秘果树的果实中提取一种制剂,供糖尿病患者使用,使患者既能吃上甜食,又不致因为糖分过多而影响健康。

    1第①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用列数字来说明:( )

    A.神秘果是小乔木,四季结果。

    B.神秘果树木高度,果实大小。

    C.神秘果四季结果,果实不大。

    D.神秘果树木不高,果实细长。

    2下面是同学们对第①自然段中画“﹏﹏﹏”部分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神秘果树的生长地区和果实味道。

    B.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

    C.西非热带地区的居民用神秘果调节食物味道。

    D.神秘果能改变食物的味道。

    3下面关于神秘果实改变味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秘果中含有改变食物味道的糖蛋白。

    B.糖蛋白的甜味对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发生作用。

    C.神秘果中的溶液扰乱了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

    D.吃了神秘果,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兴奋、活跃起来了。

    4这篇短文最想告诉我们的是:( )

    A.神秘果可以改变味觉。

    B.神秘果改变味觉的奥秘。

    C.神秘果改变味觉不是永久性的。

    D.科学家从神秘果中提取制剂,供糖尿病患者使用。

  • 17、短文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脚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

    因而,我稚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颤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我在飘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了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30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哦   雄浑的大桥敞开胸怀 汽车的呼啸 摩托的笛音 单车的丁零   合奏着进行交响乐  南来的钢筋 花布  北往的柑橙 绘出交流欢跃图

    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好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

    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汇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一碧望天,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啊,我梦中的桥!

    1给文段加上题目:________

    2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实现________  联想_________丰富_________五彩缤纷__________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________

    5第⑧段具体写故乡变化 ,这一段从哪两方面写家乡桥的变化?________

  • 18、阅读与理解。

    军神(节选)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一针见血”这个词表明沃克医生当时说话的语气是(       )的。

    A.霸道

    B.疑惑

    C.肯定

    D.不屑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请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刘伯承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4】(1)选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沃克医生前后的不同表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分析,选择你生活中的一个情景,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15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地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好似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的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qīlíng(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huáqiáo( )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在文中音节后面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汉字(2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大抵:

    眷恋:

    (3)用“——”画出文中赞美梅花的句子。读这些句子,我们体会到梅花这样的品质  

      (3分)

    (4)读文中画~~~~~~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人,为什么会想到他?(3分)

    (5)这段话是外祖父对莺儿说的话,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3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课文传真机。

    对于读书之乐、爱书之情,作者的表达很独特,你领悟到了哪些表达方法?请你把作者所用的方法列举出来,并用文中的句子举例。(至少列出四种)

    方法: 例句:

    方法: 例句:

    方法: 例句:

    方法: 例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打扫干净了屋子。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义举极大地震撼了中华儿女。(缩句)

       

    (3)是啊,谁愿意和失败者在一起呢?(改为陈述句)

       

    (4)草原的景色很美丽。(改为感叹句)

       

     

  • 22、把句子变一变,保证意思不变。

    (1)宋少丽说:“今天我是值日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练习。

    要求: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5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