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上,利用了他个人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他”的“外交机敏”是指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中日关系改善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3、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下列哪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反腐倡廉
5、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共同纲领》的颁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6、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A.建立了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7、如果请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配上主题词,你应该选择( )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 改革开放,春雷响起
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周恩来成功访问缅甸、印度
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党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0、下列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有
A. A.PEC.会议 B. 加入WTO C.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D. 加入欧盟
11、习近平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其中“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七千人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在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 开国大典上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14、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 )
A.1952年底 B.1954年初 C.1955年底 D.1956年底
1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16、1978年12月,邓小平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全党的中心工作就是
A.经济建设
B.阶级斗争
C.文化革命
D.拓荒备战
17、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1951年我国农村情况的是:
A.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18、周恩来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后一个“天安门”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19、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理国政的总方略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
C.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D.“一带一路”建设
20、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这是因为他是
A.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 B. 新中国外交事业开创者
C.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D.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2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2、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3、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4、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25、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6、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名字。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我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8、公私合营
(1)时间、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9、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2、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建国后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转移?它开启了什么时代?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谁提出来的?又分别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3、(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4、 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1)说出材料一所说的“这些原则”的名称?“这些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哪一国家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指出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的名称?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24日在海牙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习近平强调,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下在合作、需要合作和能够的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中文愿同美方一道,始终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3)根据材料,说出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年份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经历过一系列挫折。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