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儋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 2、我国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的标志是

    A. 大庆油田建成

    B. 原子能工业建立

    C. 原油产量增长

    D. 东北工业基地建成

  • 3、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5、农民劳动号子“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折射出的历史现象是

    A. 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B. 三大改造,促使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

    C. “大跃进”运动导致浮夸风大肆泛滥

    D. 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6、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定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①英国

    ②中国

    ③美国

    ④法国

    A.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 7、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C.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

    D.赢得了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 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泽东

  • 9、“中国有可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未来世界“谁将养活中国”……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布朗提出了以上两个问题。用自己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邓稼先

  • 10、美国《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等;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文中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促进了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C.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11、下列流行语出现的时间顺序是(     

    ①“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

    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③“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 12、1980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一国两制的推行

    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13、1949年当举行盛大欢迎仪式的建议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时,他说,还是简单好,不要动员那么多人。这一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他此刻的心情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下列哪些是毛泽东“不愉快”的原因

    ①中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

    ②美国侵略朝鲜威胁到我国安全

    ③人民生活贫困

    ④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以后,诞生了一种重要的民族精神,它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直到现在,它仍然被广泛地接受和倡导。它指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雷锋精神

  • 16、邓小平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 中共十大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 1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这一举措的有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 18、下图是历史老师课堂上的板书,板书中的“结论”应该是

    A.三大改造如火如荼

    B.大跃进运动结束

    C.国家出现重大转折

    D.拨乱反正的结束

  • 19、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实现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社报喜队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 2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 22、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 24、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5、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 26、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 30、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33、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该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一系列决策,取得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创性成果,这次会议成为党在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摘编自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后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三 党的建设日益加强……民生活愈加富福……强军目标逐步实现。此外,越来越多站在世界前沿的科技成就,不断增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愈加完备的人才建设体系,也都体现了中国的全面强盛。

    ——摘自习近平“7. 26”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全面强盛的两个表现。

    材料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节选自习近平《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就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