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1970年
B.1972年
C.1971年
D.1973年
2、有人说:“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他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的成
D.红军长征
3、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通过是在(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新中国成立之后,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中,表现最强烈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6、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西安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偷袭珍珠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8、对下图所示“营业分证”的解读,下列正确的是该证
A.颁发于一九五六年底 B.许可经营粮食的销售
C.见证了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D.记录了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9、下列哪一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 )
A.神舟一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五号
10、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6.9% | 71.8% |
1956年 | 32.2% | 53.49% | 7.3% | 0 | 7.1%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1、1978年12月,中共( )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二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2、我国“863计划”的八大高科持领域中,最后列入的一项是
A. 生物技术
B. 航天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海洋高技术
13、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我国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
14、“恩格尔系数”即生存性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从下图可以看出
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下降
B.我国工农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
C.我国城乡居民米面油消费支出不断提高
D.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5、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郭沫若先生在其诗歌《新华颂》中写道:“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丈,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标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 标志着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下列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胜利
18、中国梦指
A.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19、下列中央领导核心和他们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搭配正确的是
A. 毛泽东——中共八大
B. 邓小平一中共十二大
C. 胡锦涛——中共十四大
D. 习近平——中共十八大
20、“这部文献是在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部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2、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23、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25、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7、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8、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9、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2、谈一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33、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4、全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现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这两欢会议分别建立或形成了哪两种政治制度?这两次会议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内在联系?
(2)据材料二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分别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