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下列做法不属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的是( )
A.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捕捞
B.规定禁渔期、禁渔区
C.广泛宣传禁渔知识和政策
D.捕捞网具规定最小网目尺寸
2、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范围最大,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②和⑤
B.③和⑤
C.③和④
D.①和④
3、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受精卵
B.2过程是细胞的分化
C.与动物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D
D.1过程是细胞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4、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很多与生物学有关。下列诗词中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游泳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飞行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爬行
D.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跳跃
5、近日,贵阳多地相继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关单位及时对其进行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力的“生态杀手”,其与本土植物的主要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6、用解剖针挑取长有孢子的青霉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上观察。如图为青霉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孢子,颜色为绿色,能进行分裂生殖
B.②为直立菌丝,顶端生有扫帚状的孢子
C.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D.③为营养菌丝,能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森林着火
D.人的呼吸
8、“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属于( )组织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9、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 )
A.炎症
B.贫血
C.缺钙
D.血栓
10、“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成语体现的生命特征是(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11、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12、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猪与猪肉绦虫
B.地衣
C.犀牛与犀牛鸟
D.帮助羊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羊
13、无土栽培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栽培植物的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植物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
B.同种植物不同阶段所需养分基本相同
C.定期向营养液中通气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D.无土栽培可全部代替天然土壤栽培
14、如果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渔业产量将受到影响
B.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进化出来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个动物基因库
D.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1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A.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
B.蝗虫的后足发达,有两对翅,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和空中飞行
C.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D.家鸽的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适于空中飞行时获得更多的氧气
16、蝗虫、蜻蜓、螃蟹、虾等动物,虽然在外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都属于节肢动物,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②一般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能够用鳃进行呼吸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根据图豆目部分植物的分类图解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紫檀更近
B.“目”的分类等级大于“种”的分类等级
C.合欢、紫檀、绿豆三者中,前两者的相似度更高
D.豆目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比合欢属包含的多
18、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材料 | 使用目的 |
甲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酒精 | 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
乙 |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 澄清的石灰水 | 检测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
丙 |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 清水 |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
丁 | 观察叶片结构 | 毛笔 | 蘸取切下的叶片 |
A.甲
B.乙
C.丙
D.丁
19、课间操跑步时,同学们会呼吸加速,从而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状态下呼吸频率会加快,呼吸深度会更深
B.发生在肺部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需要穿过四层细胞
D.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0、“乌龟产卵”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繁殖后代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产生变异
21、一棵植物除根尖的分生区为分生组织外,你认为还有哪部分也属于分生组织?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
22、图为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______处一昼夜,此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_____从正面、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一部分遮住的目的:________)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_____ 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_____,叶片逐渐由_绿_色变成_____
色。酒精的作用:___________。(隔水加热的原因:_________)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_。原理是_____遇_____变蓝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______色,见光的部分变成______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
⑦对照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⑧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防治夜盲症应当多吃含______多的食物,含______多的食物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24、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_________,它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它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小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25、昆虫身体表面有能保护自己的“盔甲”,但它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_____,通常发育成成虫后不再有这种现象。
26、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物质 (各2毫升)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加碘后的现象 |
① | 淀粉+唾液 | 0℃ | 10分钟 | 碘液 |
|
② | 淀粉+唾液 | 80℃ | 10分钟 | 碘液 |
|
③ | 淀粉+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④ | 淀粉+清水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1)加碘后,只有 号试管不变蓝.
(2)若要研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可以选择 或者 两组试管做实验。
(3)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 。
2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处理好粪便,可有效预防__________ 病。
28、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进行的。
2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_和______流动,有毒物质能够逐渐的______。
30、据图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注意先写名称,后写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32、食道基本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
33、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这台显微镜备有三种目镜和三种物镜:请根据显微镜图示,结合有关操作技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__________,是为了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
(2)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应该使用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 。
(3)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显微镜的[ ]________。
(4)若观察到的细胞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 ] ________ 。
(5)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图A、B、C、D所示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请你选择观察C图实验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码)。
34、2017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经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确认:截至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肺结核确诊病例29例(已治愈3例)、疑似病例5例,其余22名学生定期复查,一旦达到相关标准即可复学。
(1)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学上称之为______。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为防控流感,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部分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谈笑使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结核杆菌后便会感染。由此可知,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填“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
(4)肺结核之所以被称为传染病,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在疫情发生的地方,防疫人员对其采取喷药消毒等措施,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