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廊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组是(   )

    金屋妆成娇侍夜 ②可怜光彩生门户 ③雪肤花貌参差是 ④回眸一笑百媚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指“杭州”。

    B.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指“成都”。

    C.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指“开封”。

    D.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指“苏州”。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月开学季,大学手绘地图风靡各高校校园,对于刚刚初来乍到的大一新生们来说,既有住、吃、学各方面介绍又有颜值的手绘地图,实在是绝佳的入学指南。

    B.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逐渐从我们视线中消失了。

    C. G20国际峰会在杭州如期召开,各国来宾纷纷表示平整宽广的城市行车道路、别具风味的沿街景观让人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杭州兼具古韵和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D. 但事实上,根据我国民法等相关法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大多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 5、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府众人所制的灯谜里,有这样一则:“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这则灯谜的谜底是( )

    A.算盘 B.月亮 C.象棋 D.太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

    郑劭荣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剧目浩如烟海,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中国戏剧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提纲戏”的表演传统,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这类在表演中生成、使用,以口头为传播媒介的剧本称为“口头剧本”。口头剧本不立文字,口耳相传,是中国戏剧非常古老而珍稀的文化遗产。

    口头剧本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优戏。优的表演以言辞便捷、即兴调谑为特色,缘事而发,或讽谏,或娱人。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口头剧本由此形成。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泛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琵琶记》等演出本为考察当时的舞台实貌提供了重要线索。此类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台上依托文学剧本,即兴穿插、增添、改换或删减宾白科诨,插演各类戏耍杂艺。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俗赋,它以说唱的形式进入戏剧,演化为戏剧表演的一种手段;体现在书面文本上,则以寄生文体的形式存在于戏文、传奇作品中。后代戏剧套语是世代累积、集体创作的结果。除了艺人的原创,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为韵文,体裁形式多样,包含赋、诗、词、联、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最常见的是“赋”体套词,艺术手法多样,尤其以托物起兴与铺陈夸饰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的民族风貌。

    念白与唱词是口头剧本编创的核心和重点。念白有许多公式化语句,最典型的如“引”“诗”等,它们各有其定制和应用规则,艺人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即可独自编词。同样,唱词亦并非全由演员自己原创,他们有许多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口头文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戏曲艺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建立了一系列表演上的动作规范,产生了丰富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为口头剧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

    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目前全国仍有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它不仅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口头剧本以口头作为传播媒介,出现于先秦,形成于宋元,贯穿于古今。

    B. 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标志着戏剧体制开始形成。

    C.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特征。

    D. 念白、唱词的公式化以及表演的套路化并不排斥艺人的灵活运用和发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琵琶记》的例子,论证了明清戏剧表演中伶人广泛参与舞台创作的观点。

    B. 文章以口头剧本的发展阶段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C. 文章从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表现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

    D. 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一分为二,客观辩证。

    3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口头剧本的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引用燕昭王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国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出了宫女们听着官车发出的声音渐行渐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小年”的诠释。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一个人只有在“____________”之后,才能奋发有所作为。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自已的师生观,他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别致,其中“___________”一句以景烘托出刘裕的住所环境,“_______________”一句用筑土为坛、祭天拜地颂扬了霍去病的功绩。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表现。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知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点。

    (2)韩愈在《师说》中为老师下的定义是:“_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直接描写秋景凄清肃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  (唐·五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①莫愁:古代美女的通称。

    1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秾丽的颜色和妖娆的形态。

    2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美人之“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任学,安岳人,天启五年进士。授太原知县,以才调榆次。崇祯四年,举治行卓异入为御史。陈蜀中私税、催科、讼狱三大苦,帝为饬行。出视两浙盐法,数条奏利弊。八年,流贼陷凤阳,诏逮巡按吴振缨,命任学往代。还朝,复按河南,监军讨贼。时群盗纵横,而诸将缩朒不敢击。任学慨然曰:“事不辞难,臣职也。贼势如此,我辈可雍容坐镇耶!”遂上疏极诋诸将。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时熊文灿专主抚,张献忠降,罗汝才、马进忠、李万庆等躏中原如故。河南人据坞壁自保者数十,贼悉摧破之,任学不能大创也。进忠佯求抚,文灿及巡抚常道立许之,乘间逸去。事闻,任学与文灿、道立并镌秩。

    七月,任学督岱等赴罗山,合左良玉军击汝才、万庆,大败之。九月,进忠寇开封。岱奋击,贼尽弃辎重遁入大隗山,获其妻子。

    其冬,京师戒严,任学入卫,道谒文灿,言:“献忠狼子野心,终为国患,我以勤王为名,出其不意,可立缚也。”文灿不能用。抵畿南,有诏却还。巡抚道立调良玉兵于陕州,贼乘卢氏虚,遁入内乡、淅川,为文灿所劾。明年除道立名,任学亦镌一秩。寻与左良玉蹙李万庆于内乡。万庆方降,献忠已叛,文灿尽调河南军援剿,独任学留汝南。川贵总督李若星论文灿主抚之谬,请复任学原官,摄行大将,督察军事。不从。七月,献忠合汝才自房县西走,岱偕良玉追之。贼伏兵要害,岱陷于贼,良玉军亦大败。事闻,任学坐褫职。十五年,言官请起废,任学与焉,未及用而卒。

    (选自《明史·张任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B.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C.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D.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县,明、清时指主管全县的行政官员。因官阶多是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B.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多指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

    C.中原,文中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的“中土”“中州”与其同义。

    D.勤王,文中是指在封建时代中,君王有难,而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任学正直敢言。张任学巡按河南时,各位将领面对贼寇的强横猖獗,畏缩不敢进击,他生发感慨,并上疏指责诸位将领。

    B.张任学坚持上奏。在担任御史时,张任学陈述蜀中三大苦处,皇上不采纳,但他不放弃,审察两浙盐政时仍多次上奏。

    C.张任学曾被贬职。马进忠假装接受招抚,趁机逃走。张任学被削降官阶;贼寇乘卢氏空虚逃入内乡、浙川,第二年张任学被降一级官阶。

    D.张任学有远见。他认为张献忠投降是狼子野心,会成为祸患,就想设计抓捕献忠,可惜文灿不答应,后来献忠果然叛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辞难,臣职也。贼势如此,我辈可雍容坐镇耶!

    (2)事闻,任学坐褫职。十五年,言官请起废,任学与焉,未及用而卒。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按照传统,中国人多喜欢为自己的居所、书房取一个名字,用以表明自己的志趣。假如你也一间居室,你会给它职个什么名字? 请说明理由,要求: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