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锡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元时代,“瓦子”兴起、杂居流行、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这说明了

    A. 宋元加强中央集权

    B. 多民族政权并立

    C. 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兴起

    D. 经济中心南移

  • 2、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 3、2022年12月16日,张伯礼院士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分论坛表示:“中医药在这次抗疫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大大小小的疫情几百次,中医没有缺席过一次。”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 4、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发起雅克萨之战

    C.设置台湾府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5、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秦始皇 B. C. D.

  •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的相同点是(  )

    ①都定居下来,有房屋建筑②都会制作使用陶器等生活用具

    ③都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④都会纺织和制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7、小华姐姐出生于l994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 8、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建造房屋   B. 狩猎工具的改进   C. 农业生产的发展   D. 火的使用

     

  • 9、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A.方便航运

    B.控流发电

    C.沟通水系

    D.造福千秋

  • 10、某同学对抗战初期的一场战役作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   )

    A.七七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 11、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历史学习笔记,这则笔记记录的人物是(       

    目的:争夺霸主地位

    旗号:尊王攘夷

    用人:任用管仲为相

    结果: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越王勾践

  • 1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赵   B.楚 C.晋 D.秦

     

  • 13、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 14、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报道了一篇重磅新闻,可以从这则新闻中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 15、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体现出秦的暴政的特点是什么?

    A.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 16、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意义重大,在众多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废除井田制

  • 17、对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已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趋势

    ③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其他民族服装的喜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18、《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终结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19、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提到的人物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20、年少从军不畏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靺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2、道家的经典是《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一书。

  • 2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4、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2)远古时代,英雄辈出。请在横线上填上对应内容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逐鹿打败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有许多发明:如________________等;与此同期,_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_制作音律;皇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__

     

  • 25、1662年________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________.隶属福建省。

  • 26、南宋抗金名将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害。抗元大臣______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 27、下图显示的是 ( )  ,生活在距今  (   ) 年前,使用的工具是  (   ) 。

     

  • 28、秦始皇统一文字,把_____作为全国通用文字。他还下令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

  • 2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_____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东汉末年,张角等领导的______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 30、唐朝时,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____。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____来华,看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题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窦娥冤》

    瓦子   最早的纸币

    交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   历朝版图最大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信息。

    (1)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

    (2)西汉初期,汉高祖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面采取______政策。

    (3)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______的设置。

    (4)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

    材料二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三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四  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汉 许慎《说文解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了实现“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制度”是谁首创?其中,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4)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并说明该项措施的作用.(至少写出2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