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XBB1.5毒株,我们切忌不要恐慌,也不要轻视,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这句话没有语病。
B.“再高的山也挡不住,再深的谷也堵不住,再危险的道也敢去涉足。”这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C.古代文人好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易安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D.我国古代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社稷”指国家。
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 ;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 ;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B. 春光里小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C. 贾平凹的作品为何引人入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欣赏着,在不同的时间去看他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D.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像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 , , , ,一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①快乐勇敢地流走 ②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
③挟卷着滚滚的沙石 ④冲倒了层沙积土
A. ②①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同____ [释]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同____ [释]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同____ [释]______
____同____ [释]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同____ [释]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尽管你还清贫,
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
尽管你还忧虑,
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啊!亲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哪怕我是一棵小草,
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绿;
哪怕我是一滴水,
啊!也要为你荡起美丽的涟漪。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
【1】诗中“尽管你还清贫,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尽管你还有忧虑,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诗中画线的诗句使用“一棵小草”和“一滴水”的意象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请写出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表达类似感情的诗句。
【3】与课文借助意象含蓄抒情相比,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7、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并仿照文中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提示:标题不超过30字)
本报讯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随即掀起全民观影热潮,仅半月影片票房已突破3亿,创纪录片票房新高。《厉害了,我的国》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中国人民为这些成就所呈现出的拼搏精神、忘我精神和奋斗精神。
3月2日上映后,该片首日票房3813.2万,首周四天收9281.7万。经过15天的放映,《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16日总票房突破3亿,超越《二十二》的1.7亿元成为内地影史纪录片票房新冠军。
在全国两会期间,这部影片引发部委和代表委员的热议,“厉害了我的国”也成了热门用词。
这真是:《厉害了,我的国》,展华夏魂共筑中国梦, 。
标题:
仿写对联:
8、“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首诗中的“________”一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⑪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⑫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⑬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⑭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⑮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⑯“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⑰“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⑱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⑲“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⑳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于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选自《意林》,有删改)
【1】选文第④-⑳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冷漠怀疑→______→愉快自信→______
【2】选文第⑦段和第⑲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4】选文第⑮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10、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三段划线句子列举了三种人的表现,都是缺乏恒心的行为,是否脱离文章的论点?为什么?
【3】第五段画“ ” 的两句话顺序是否恰当?为什么?
【4】第五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个自然段中鲁迅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1、行善的最高境界
李良旭
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
丹尼尔听了,忍不住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
小男孩认真地回答道,这只蚂蚁和同伴走散了,正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它的同伴,我要把它引到队伍中去。
丹尼尔仔细地看,原来小男孩在用草茎将一只走散的蚂蚁慢慢地引到那些蚂蚁群中去。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终于被引到了蚂蚁群中。见到了同伴,那只蚂蚁立刻欢快地和大家碰着触角,显得十分亲热和兴奋。
丹尼尔不禁对小男孩这种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赏,他说道,谢谢你,为那只走散了的蚂蚁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小男孩这才抬起头来望着丹尼尔,他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这纤尘不染的笑容,丹尼尔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离开小男孩,丹尼尔一路上不住地自言自语道,为一只蚂蚁引路,真的很有趣、很有创意。
丹尼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大老板。他乐善好使,常常慷慨解囊,扶危济困,被人称为“大善人”。这个小男孩给蚂蚁引路的事,给了丹尼尔带来很大的震动。他想,给那些迷失方向的蚂蚁引上一条路,使那些走失的蚂蚁不再迷惘、惊慌,真的是一种聪明的做法。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个道理。
一天,丹尼尔刚走到公司门口,忽然被一个中年妇女挡住了去路。中年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丹尼尔泣诉道,先生,我男人得了重病去逝了,我也失业了,我们母女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说罢,女人从包里拿出相关证明,央求丹尼尔能救济下她们母女。
丹尼尔听了,心里溢满了同情。如果这事发生在从前,他会马上掏钱或叫财务部门拿出一些钱给这对母女救急。但今天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亲切地询问那位女人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女人泪流满面的回答道,我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
丹尼尔听了,眼睛一亮,他对女人说道,我马上安排人事部门对你进行考核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你就在这家超市财务部门工作,并预支你3个月的工资。
女人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光芒,对丹尼尔连连称谢。
一年后,在这家超市担任财务主管的苏姗女士,她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受老板丹尼尔的赏识和器重。在圣诞节超市举办的晚会上,苏姗女士对前来参加晚会的丹尼尔说道,谢谢您,是您为我引上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同时,也给了我一种人格的尊严。
丹尼尔笑道,尊敬的苏姗女士,不用谢我,是您的才华和努力,在生活中得到了回报。苏姗女士羞涩的笑了,笑的很甜、很明媚。
一天,丹尼尔收到一封名叫雅各布的小青年给他写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今年刚考入麻省理工大学,由于父母早逝,生活十分困难,上大学的费用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希望能资助他一下。
丹尼尔看了这封信,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你进入大学后,可以到我公司开在麻省理工大学校外的那家连锁超市分店打工,我将提前预支你一年的工钱,我会把你相关情况向那家超市说明的,届时你去办理相关手续就行了。
几年后,已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老板的雅各布在公司成立仪式上说道,当初,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穷学生,我向丹尼尔先生求助,丹尼尔先生给我引上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如果当初他只给我一些钱,只能解决一时之急,甚至给我养成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丹尼尔的高瞻远瞩,也就没有我今天创业成功。他的行善,充满着一种智慧和远谋,使被救助的人,得到了一种人格的尊严和力量。
在出席得克萨斯州举办的大型慈善活动中,丹尼尔对来宾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为一只蚂蚁引路,就是一种最大的行善。行善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行善的人,找到一条光明、灿烂的路子,还要给人以人格尊严。这是一种道德底线,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升华。
丹尼尔的一番话,在人们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人们心里溢满了温暖和感动。得克萨斯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休斯顿纪事报》在评论中指出:为一只蚂蚁引路,是行善的一种最高境界。行善的出发点在于引路。引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心地坦荡的大爱。
【1】文中所说的“为一只蚂蚁引路”,结合全文说说其在文中所指的含意。
【2】请分析下列三个句子中每个人笑的心理状况。
①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丹尼尔听了,忍不住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
② 小男孩这才抬起头来望着丹尼尔,他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这纤尘不染的笑容,丹尼尔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③ 丹尼尔笑道,尊敬的苏姗女士,不用谢我,是您的才华和努力,在生活中得到了回报。苏姗女士羞涩的笑了,笑的很甜、很明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为什么写小男孩引导蚂蚁的事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林煜航,今年21岁,是集美大学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2015年12月底,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情况非常危险。妈妈是家庭主妇,爸爸在铁路部门,但因照顾儿子爸爸无法正常上班。前期治疗的20万元,家里积蓄加上找亲戚朋友借的,勉强凑足。还算幸运的是,她和丈夫的骨髓能够和孩子配型移植,但接下来还需要50万元左右的医疗费。
作者说,行善的出发点在于引路。引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心地坦荡的大爱。有人认为,“引路”要看被救助者是否有“被引”的能力。假如你也如富豪丹尼尔一样有足够的能力,你认为该怎样做才是对“林煜航”行善呢?结合生活体验和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12、请以“ 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