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清是生活在明朝时期的读书人,如果他想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记的内容是( )

    A. “四书”“五经” B. 唐诗 C. 宋词 D. 《资治通鉴》

  • 2、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这些措施是:( )

    ①“推恩令”是实施②建立刺史制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焚书坑儒⑤盐铁专卖⑥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 3、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 4、据考古发现,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石器、穿孔骨针,还有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据此推断山顶洞人(     

    A.使用磨制石器

    B.掌握成熟的纺织技术

    C.有了审美意识

    D.懂得交换生活用品

  • 5、“……但是随着国泰民安日久,玄宗开始自我陶醉于暂时的升平景象,开始贪图安逸,对许多隐患开始视而不见,反而急于政事。在一班奸相的包围下,终于堕落成荒唐误国的昏君,最后死于孤寂。”唐的“隐患”最终导致了(  

    A.黄巢大起义

    B.陈桥兵变

    C.安史之乱

    D.李自成起义

  • 6、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苏轼的词追忆了历史上一场著名战役,这场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赤壁之战

  • 8、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 9、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

    A.行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

  • 10、“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1、澶渊之盟后,宋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雄州、露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辽也设场多处,与宋朝互市。这说明澶渊之盟(       

    A.加剧了辽与中原的冲突

    B.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C.促使两国保持和平局面

    D.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

  • 1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 B.北方民族内迁的影响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 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 13、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4、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某历史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一历史人物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 15、《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文中的天府指的是(  )

    A.江南地区 B.河套地区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16、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A. 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 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 墙上挂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 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 17、从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墨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 “民为贵”

    B.追求精神自由

    C.“兼爱” “非攻”

    D.强调“礼治”

  • 18、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A.

    B.

    C.

    D.

  • 19、公先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这一时间属于

    A.公元前二世纪

    B.公元前三世纪

    C.公元二世纪

    D.公元三世纪

  • 20、某班下课后,黑板上还留有历史教师的如下一些板书内容,据此判断出该教师这堂课讲授的内容应是中国古代史上的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管仲改革的措施   D. 晋文公改革的措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李时珍编写的《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_____》全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

  • 22、唐朝商业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大都会。

  • 23、看如图在横线上填上事物名称或人名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 24、北宋力主抗辽的宰相是_______,南宋著名抗金英雄是_______

  • 25、作用:商鞅变法使________国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26、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 27、由他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_________

  • 28、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 29、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大型水利工程;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 30、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机构名称。

    (1)唐朝时期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_______。(2个)

    (2)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

    (3)元朝时期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_______。

    (4)元朝时期统辖西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机构—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赵 国 A

    秦 国 B

    楚 国 C

    燕 国 D

    齐 国 E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隋朝大运河和明长城的起止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所示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怎样的局面?为加强对全国统治,他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为有效实现对地方的管理,他采取了怎样的地方行政模式?

    (2)图2中,“凿空”B所示区域的是谁?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当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此地的最高长官称什么?有何意义?

    (3)请用一句话精准概括图1和图2所反映的王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