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判断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最大
C.地形类型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单一,山地面积广大
2、下列因素中,对高新技术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
A. 工业基础 B. 科技力量 C. 劳动力数量 D. 交通条件
3、下图农业生产活动常见于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内蒙古高原
C.吐鲁番盆地
D.黄土高原
4、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距海较远 B. 地表崎岖 C. 降水丰沛 D. 河流众多
5、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
A.蒙古
B.缅甸
C.印度
D.日本
6、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对关于我国的海陆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并整理了错题本。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
C.海南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D.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东部海域广阔
7、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8、我国人口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其分布特征( )
A.南多北少 B.南少北多 C.西多东少 D.东多西少
9、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在武汉市
B.②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C.③省是我国的山西省,有兵马俑、大雁塔等著名的旅游胜地
D.④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10、贝贝想通过邮局给远在某乡镇中学的表哥写一封信,为使书信顺利安全到达,按中国行政区划的等级,贝贝应在信封上依次写清他表哥所在地的( )
A.省、县、村、校 B.省、县、乡、校 C.县、省、乡、校 D.县、省、村、校
11、下列地理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我国贵州地区夏季持续干旱
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
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在昆仑山脉的无人区发生了滑坡
12、东北地区的工业特色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D.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13、贵广高铁目前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读貴广高铁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贵广高铁跨越的三个省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贵
B.桂
C.粤
D.川
【2】能在贵广高铁沿线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14、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成员包括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盟10国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一组是( )
A.新加坡、文莱
B.老挝、越南
C.泰国、柬埔寨
D.菲律宾、缅甸
【2】韩国与中国隔海相望,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海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5、读“青岛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面两题。
【1】如上图,关于青岛气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30℃
B.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C.该气候影响下,天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
D.该气候影响下,河流冬季会结冰
【2】青岛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17、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水资源丰富 ②位于湿润气候区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我国的1月0℃等温线东段经过( )
A.天山山脉 B.秦岭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脉
19、2021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
C.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D.“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
20、每年3月,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参加“两会,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对外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
21、我国某地(27°N,113°E)要用飞机运送一批紧急药品到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某地(27°S,67°W),飞机如果始终保持直线前进,那么飞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
22、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和人口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为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____一线,以此线为界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
(2)人口分界线经过的①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
(3)图示铁路线路从西北边陲一直延伸到东南沿海,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________个,其中今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是_______,该城市位于______ 江的干流沿岸。
(4)铁路②段被称作_________线,图中铁路沿线最东端所属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__。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口是____气候,上海是____气候,北京是____气候,乌鲁木齐是____气候,拉萨是____气候。
24、把你认为有关系的语句代号填到相应的位置
(1)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
A.地球表面的昼夜更替现象
B. 地球表面的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四季变化
E.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在哈尔滨北方动物园时游玩()
想知道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的具体位置()
广州的游客到哈尔滨参观冰雪大世界,想了解乘车路线()
加拿大的中学生想知道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的位置()
①世界政区图 导②游图 城③市图 ④交通图
25、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除____________外。
26、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27、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 源区、 源区、 源区的总称.
28、我国的四大牧区有西藏牧区、 、新疆牧区和 。
29、我国人口的突出持点是 大, 快,每年新增人口约 万人。
30、读下图,可知我国__________铁路网密集,__________铁路网稀疏。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陆地形状像一只威武的雄鸡,“雄鸡”面向东方“歌唱”。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我国东临____洋,背靠____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2)位于公鸡头顶上的邻国A是____;位于公鸡后背上的邻国B是____,该国属于____(内陆国或临海国);D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
(3)“鸡冠”①处是我国的最北端,属于____省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自治区;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
(5)下列不与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单选)
A.宁
B.川
C.晋
D.藏
32、读“我国主要山脉、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及地形区名称:山脉:④_______________;地形区:③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___盆地。
(2)C所在地区为___________区(干湿地区),D所在的地区为___________带(温度带)。
(3)A、B两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___________(A或B)地区的气温特点。B地降水多于A地的原因是______。
(5)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_________条线(OP、MN)
(6)我国季风区范围广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复杂 D.人为因素
3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
(2)图中的OP和MN两条线中,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____;图中阴影部分为第____级阶梯;阶梯分界线上A是____山脉,B是____山脉,C是____岭。
3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水交错--走进乌蒙山区
乌蒙山区高原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图1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图2为乌蒙山局部地图。
材料二:脱贫攻坚——梦想照进乌蒙山
乌蒙山区红光村平均海拔2200多米,气候高寒,自然条件恶劣。以往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量产值都很低。高寒气候反而有助于蔬菜种植,提升蔬菜品质,尤其是海拔高、强日照、早晚温差大等特点,让种植高山冷凉蔬菜水分充足、品相好、病虫害少。
以前当地没条件,缺乏资金技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结合省里的产业发展政策,红光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大规模推进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建成了千亩蔬菜基地。当地逐渐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1)乌蒙山区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与________(省级行政区全称)三省交界处,地处我国地势第________阶梯中的_______(地形区)。
(2)乌蒙山附近区域内________、铁、磷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但在开矿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范滑坡、________等地质灾害。
(3)简述乌蒙山区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的原因。
(4)就乌蒙山区的情况,请你对当地的脱贫工作提出合理帮扶建议。
35、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A________高原,最终注入D________海。
(2)黄河上游沿岸的灌溉农业区①为________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中游流经的地形区B为________高原,本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黄河进入C________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________,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