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辑而成,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最终接受了招安,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B. 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信心:忧郁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幸福就要来临!

    C. 读完此诗,宛如聆听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

    D. 这首诗是用劝说的口吻,直接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

  •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努力不止的样子是最美的。努力过后,这个世界所有的大门都会向你_____,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是任你挑选的。_____那种只是把想法停留在想法阶段,或者是_____的人,看到的世界只会是小小的一方,_____难以有所突破。

    A.开启 但 默守陈规 永远

    B.敞开 而 安于现状 永远

    C.开启 可 安于现状 终于

    D.敞开 却 默守陈规 终于

  •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风“海马” 强势登陆,多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广东首当其冲

    B. 漫步春天的梅花湾,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美丽风景。

    C.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郎平不孚众望,率领中国女持成功逆转,重回巅峰时代。

    D. 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与赏析

    ①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

    ②天圣初,德明部落平凉方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懈。美率众使人持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

    ③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④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及死,家无余资。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1下列句中的“于”与“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B. 汉阴

    C. 万钟我何加焉

    D. 余将告莅事者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赵保吉反叛时,周美离开亲族,秘密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与任用。

    B. 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 在元昊进攻大宋,种世衡不听周美的意见因而劳而无功,衬托了周美用兵如神。

    D. 周美将所得赏赐多分给了部下,在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充分显示了其不贪图钱财的品质。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德明部落平凉方渠________

    之于九井原________

    ③其众数万金明________

    ④诸将兵议攻讨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美率众使人持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你跟小艺一起完成小题。

    观猎

    (唐)王维

    角弓,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一次将军打猎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极强。

    B.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首联以描摹声音起,突兀奇峭,尾联由描写景物结,意境深远,有回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C.诗歌颔联“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体现了摩诘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D.诗歌颈联“忽过”“还归”见返营驰骋之疾速,有瞬息千里之感,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因获猎颇少而急于回营的沮丧心情。

    【2】“风角弓,将军猎渭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加点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语文实践活动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诗句

    出处

    内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志向坚定,奋斗不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下面是航天英雄聂海胜的相关经历,这段文字,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内涵。作为“小小航天人”小记者的你如果有幸见到聂海胜,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对他进行采访。(要求:设计的问题须与“自强不息”相关)。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填空。____________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4)杜牧《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官僚的名句是: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5)酒是文人的爱物。如《水调歌头》中苏轼有“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有“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著名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行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试就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2】选文语言极富审美价值,试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 10、阅读《深耕心灵的土壤》,完成下面小题。

    深耕心灵的土壤

    ①世事沉浮,岁月流转,白云苍狗,幻化无穷。微渺如沧海之一粟的我们,常常因失却本心,似无根之浮萍不能自主,迷失在无尽的浮躁喧嚣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身心疲惫,灵魂受煎熬,在迷茫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深耕心灵的土壤,播撒精神的种子,提升生命的高度。

    ②鉴古知今。秋风萧瑟,易水波寒,明知一去不复返;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因他心中有一份“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和专属于侠客的尊严;路途遥远,水恶山险,八十一难比登天,玄奘意志坚定,挺胸向前,“求得真经度世人”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

    ③清贫不能令他们迷茫,死亡不会让他们彷徨,苦难不可使他们止步,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书写出大写的“人”字。他们深耕心灵的土壤,用最纯洁最高贵的品质,为世人点亮一盏盏心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

    ④“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假若一个时代丢失了信仰,人们的心灵变得荒芜,就像陀螺没有了“轴向”,风筝剪断了牵线,航船迷失了方向,必将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⑤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唯有坚守灵魂的纯净,行走在需要的地方,生命才能执着成长。“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锋,一个响亮的名字,用自己“渺小”的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内涵,用自己38年的短暂岁月,书写了永恒的壮丽诗篇。同样,被称为我国“量子之父”的潘建伟,始终站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前沿,与宇宙对话,和信息攀谈。“墨子号”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科学家的执着与坚守彰显了生命的意义。A在这浮躁的社会,他们心存一片净土,像缕缕清风,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吹遍中华大地,涤荡尘世。他们视名利为过眼云烟,这是何等的大境界啊!

    ⑥每个人就好比一块璞玉,在没有雕琢前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唯有经过打磨、设计、雕刻,才变成了精美的玉器。钱钟书先生在《读中国诗》中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回了家,心才有归宿。

    ⑦向内求,深耕心灵的土壤。让精神的光辉超越世俗名利,成为指引我们远航的灯塔,去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即使成不了璀璨星空中最闪亮的星辰,但只要在暗夜贡献过自己的光芒,哪怕是流星,都算是有意义的存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你为文章第⑤段A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

    【3】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作者说“每个人就好比一块璞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正值青春的你将如何雕琢自己。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铁锤

    张中杰

    ①“呯!”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

    ②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③“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④“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⑤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⑥“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⑦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⑧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⑨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⑩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⑪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⑫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⑬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

    ⑭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⑮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⑯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⑰“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⑱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⑲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⑳“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21)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各项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小铁锤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B.第⑭段划线句子“你”引用《竹石》意在鼓励儿子要志向坚定,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C.第⑮段划线句子“儿子”回信引用诗句《石灰吟》的目的是向母亲表明自己有接受挑战和磨练的勇气和决心。

    D.文章采用夸张手法,叙写“儿子”的变化,展现了“儿子”的成长经历和蜕变过程。

    2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

    3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品味句子的含义)

    (2)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品味加点词所蕴含的感情)

    4“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5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就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