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南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历几起几落,国家想办法给优惠、扶持,这家国营企业终于妙手回春,恢复了生产。

    B.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的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C.眼前的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D.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2、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对国家交响乐团来说,“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不是一句口号,不仅要把自己扎下,还要让音乐也扎下去,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但是,来自西洋的乐器,会不会“水土不服”?种下的音乐梦,能不能开花结果?

    A.种下的音乐梦,怎么不开花结果呢?

    B.种下的音乐梦,肯定能开花结果。

    C.种下的音乐梦,不知能否开花结果。

    D.种下的音乐梦,怎能开花结果呢?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辈(háng)  龟裂(guī)  子(méi)   悄(qiāo)

    B.脑(pàn)      旋(wò)      (xī)       风雪途 (zài)

    C.绊(jī)     闭塞(sè)      皱(zhě )     大悟(chè)

    D.垂(tiáo) 幕(wéi)        射 (yăn)      销声迹(lì)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竣 枯燥 人情世故 委屈求全

    B.幅射 喧嚷 周而复始 前扑后继

    C.震撼 迁徙 共商国事 草长莺飞

    D.翩然 陨石 甘拜下风 迫不及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结庐在人境”,交代出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见”字传达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恬静。

    C.“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本诗淳朴自然,将抒情、写景、感悟交融一体,既富于情趣又内蕴哲理。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2)________,老妇出门看。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5)________,千里共婵娟。

    (6)________,潭影空人心。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

    (8)________,更着风和雨。

    (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   的,“书”指的是

    (2)《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  

    (3)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过火

    成新平

    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打拼,我家一栋“三间八”泥砖房砌成了。爹兴奋得一连几晚睡不觉,扳着手指头盘算着那天“过火”,乔迁新居。

    “过火”是一种民俗。入住新房时,必须从老房子取来“火种”到新房生火做饭,代表着薪火相传。这种“过火”习俗,大家看得十分庄严神圣。首先是请来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算日子,一定要选择黄道吉日,要与每个家庭成员合生庚时辰;“过火”的时辰一定要赶在天亮之前,寓意日子越过越亮堂,否则,就会给新家带来一些不顺利或不如意。第二,得恭恭敬敬请“火神”,乡亲们就地取材,在老房子请“火神”。

    记得过火那天,正是深秋,天还没亮,冷露染霜。爹洗完脸,漱好口,郑重地焚烧三片冥钱,点燃三炷香、两支蜡烛,燃放爆竹,双手合十,三叩九拜,面前摆着茶米油盐酱醋茶,面对家里的老神台,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在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将“火神”请到新居。

    紧接着,全家准备了几副箩担,装满了锅碗瓢盆、鱼肉菜蔬;算盘、存折、书本、毛笔是要带的,代表着耕读传家,沾了这些文墨书香,儿孙必定“光宗耀祖”;一盆炭火被柴火点燃,用蒲扇掀着风,烧得红旺旺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爆竹响了,两人抬着一炉红红的炭火走在前面,象征着“天明地德、光照四海”;爹提着三角灯紧随其后,几个青壮年挑着箩担一个紧接一个;小孩子也不能空着手,有的抱只鸡,有的牵只羊,时而跑到队伍前面,时而跟在队伍后面。空旷的田野里,灯光摇曳,人影晃动,娘一路对我们打着招呼:“路上碰到任何人都不能说话。”我天真地问:“为什么?”娘讲不出道理:“小孩问那么多干吗?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夜幕深沉,寒气逼人,沿着一条窄窄的田埂路,我们默默地走过了一条垄。路上迎面蹿来一个人影,爹故意咳嗽几声,提醒对方不要说话。对方也很懂味着从我们身边走过。

    快到新居时,迎接我们的爆竹像煮粥般响了起来,炸得又响又脆。负责接火的两个舅舅伸出双手将一炉炭火接进屋,一句句祝福的话语随口而出:“年年有余,恭喜发财。”“步步高升,五谷丰登。”“财源滚滚,六畜兴旺。”此前,他们已在新居点燃了一堆柴火,噼里啪啦,火星四溅。爹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火光亮堂,映着人影浮动,每个人的脸都烘成了暖滋滋的深红色。

    过完火后的第一件事是生火做饭。生火做饭是居家过日子的大事。娘带着两个姐姐在灶屋里忙碌起来。舅舅则坐在桌子前借题发挥。舅舅告诉我: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火”的磨炼,就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搬家要“过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有七情六欲,情感的火要过,贪恋的火要过,成功的火要过,失败的火也要过,历经天磨为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记住,以后遇到任何“火”,均不能退缩,你们长大成人后,要风风火火,闯过人生中的一场场“火”,经受火的洗礼与考验!

    天慢慢亮了,屋外的鸟雀喳喳地叫了起来,娘从灶屋里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鼻诱人,经过大半夜的折腾,那餐饭,我们吃得特别香甜。

    成家立业后,我进了城,家里也过了两次火。每次过火,尽管家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过火”的习俗,一切都是按照祖辈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象征着不忘初心,没有忘记过去所走过的路。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已经融入血脉的传统习俗却一直在传承和坚守。

    1“过火”是行文线索,请依据提示,在下列图表中补全“过火”的整个过程。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对方也很懂味着从我们身边走过。(加点词表现了路人怎样的品性?)

    (2)火光亮堂,映着人影浮动,每个人的脸都烘成了暖滋滋的深红色。(这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有人认为文中舅舅借题发挥对我说的一番话,有画蛇添足之嫌,请说说你的理解。

    4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如何传承民俗的看法。

    (天津北方网)节日中的理念是需要通过庆祝仪式来彰显的,可惜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淡出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遗忘。

    (泉州晚报)以前村里在“佛生日”时,相互宴请,现在也不提倡了;之前每年的正月初二点灯添丁也是大办宴席,现在一律不再操办。“移风易俗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基础上,移‘歪风’、易‘低俗’,剔除糟粕,去除陋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生活需要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