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立秋之后是处暑,冬至之后是小寒。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辛弃疾、陆游。
D.“达于汉阴”中的“汉明”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悬殊 潮汐 白羊肚 人情事故 天衣无缝
B.怠慢 陨石 马前卒 销声匿迹 别出新裁
C.怅惘 农谚 沙锥鸟 草长莺飞 海枯石烂
D.斡旋 慧星 石炭纪 核磁共振 辗转反侧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拖踏 眼框 海枯石烂 瞬夕万变
B. 懈怠 腐饰 不知所错 如丝如缕
C. 叹惋 赋与 挑拔离间 格物致知
D. 彷徨 豁然 自园其说 怒不可遏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凫水/枭雄 岀轧/札记 生肖/惟妙惟肖
B.脑畔/挑衅 霎时/刹那 间隔/挑拨离间
C.农谚/颜色 斡旋/漩涡 敦实/谆谆教诲
D.陨石/功勋 欺诈/愧怍 拾级/拾金不昧
5、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借咏物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
B.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
C.第三句直接点明作者对彼此友谊的珍视。
D.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
【2】把“愿君多采撷”中的“多”改成“休”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歌情感简要赏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结合这句话,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尾部分,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勾起读者回忆 (加点的词句) | (1)他(保尔)是在________的身体状况下创作小说的。 |
(2)“滨海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 |
(3)他写的“小说”是指《_____________》。 | |
整理和思考 | (4)结尾部分表现了保尔的________ 精神,与整部小说中保尔的形象是一致的。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单车岁月
①一夜之间,各色共享单车点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每每看到三五成群的单车悠然从眼前骑过,童年骑单车的情景就从我脑海中一一浮现,恍如昨日。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车把、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车把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单车”讲述的事情。
父亲拥有了村里第一辆单车→_______________→“我”学会骑单车,在骑车中长大→ “我”骑单车到镇上读书,展示本领→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的画线句。
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的理解。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单车岁月”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9、学校未名文学社要出一期《寻找远方的家》介绍家乡的专刊,计划设置以下栏目: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和家乡风情。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文题,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说明介绍,写一篇600字左右介绍家乡的文章给文学社投稿。文章中不要出现任何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