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强调,对于某些犯罪分子绝不能给他们任何可趁之机,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绳之以法。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社戏》选自散文集《呐喊》。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蒹葭》两文分别选自《诗经·周南》 、《诗经·秦风》。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王勃,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诬蔑 撺掇 演绎 销声匿迹
B.告诫 抉择 彷徨 格物致知
C.雾霭 蜿蜒 窈窕 戛然而止
D.羁绊 褶皱 浮燥 川流不息
4、“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面四则的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合适的组合一则是( )(2分)
A.请陶渊明代言“美好生活在田园”
B.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C.请王勃代言“好东西就要和好朋友分享”
D.请孟子代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肖像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艰苦。
B.“文书”是公文,“敕”指皇帝的命令,“文书”和“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C.诗中“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劳动者与宫使境遇的悬殊。
D.全诗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饱受压榨、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2】这首叙事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列宁格勒来信了!!!”
其实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很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狂跳起来了。他那朝思暮想的愿望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选文中的“小说”指的是_______,“新的武器”指的是_______。
8、文段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_______(A. 清醒B. 苏醒;C. 醒悟;D. 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 次第;B. 连续;C. 陆续;D. 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 纷纷;B. 刷刷;C. 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 物候现象; B. 气候变化;
C. 物候规律; D. 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9、作文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请以“我欣赏 ”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景色之美、哲理之美、生活之美、青春之美……”)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6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