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3、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7、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0、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1、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3、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1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5、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6、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7、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8、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0、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21、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3、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4、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5、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26、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7、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
(2)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3)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赤铁矿(主分成分是Fe2O3)、菱铁矿(主分成分是FeCO3)、铝土矿(主分成分是Al2O3)、辉铜矿(主分成分是Cu2S)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矿石名称)。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12O3)的方法冶炼铝,A1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Fe、Mn、Ag三种金属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药品为Mn、Ag和_______溶液。
(5)向一定质量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b点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Cu2+,可能含有Ag+
C.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固体有3种
28、某校“酸雨”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的雨水的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几次测一次pH,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时间
| 3:10
| 3:15
| 3:20
| 3:25
| 3:30
| 3:35
| 3:40
|
pH
| 4.95
| 4.94
| 4.93
| 4.88
| 4.86
| 4.85
| 4.84
|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_____7(填“<”“>”或“=”),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减少这一地区的“酸雨”?(答出2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自制成一种黄色的花汁,加入到不同试剂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试剂
| 稀盐酸
| 食盐水
| 蒸馏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颜色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小强依据表中信息进行如下实验:
a.用该花汁去检验附近小化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性,显红色,则此废水显_________性。
b.用该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打算加入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来改良。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排放不畅而引起的。
(2)当空气受SO2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
30、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白膜),其成分是____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要清除此污渍,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灼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可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氧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配置溶液:下图是小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5g以下用游码)
①上图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②错误改正后,用上图中的编号,排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
③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2、硫酸铵与重铬酸铵是常见的两种铵盐。下表为这两种盐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
S(硫酸铵)/g | 70.6 | 73 | 75.4 | 78 | 81 | 88 | 95 |
S(重铬酸铵)/g | 18.2 | 25.5 | 35.6 | 46.5 | 58.5 | 86 | 115 |
(1)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温度 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20℃时,若要将硫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是_____;
(3)将 80℃时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30℃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是_____(填“硫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
(4)若要除去混在重铬酸铵中的少量硫酸铵,可采用_____的方法(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 ;
②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 ;
③胃液中的酸 ;
④硫酸铜溶液中的阴离子 ;
⑤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⑥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制氨气的方程式 。
(2)右图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X=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4、如图所示是化学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1)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该实验证明铁钉生锈是铁与___作用的结果。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两个气密性良好,且充满二氧化碳的500 mL矿泉水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充分振荡,出现图2所示现象。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又补充了实验,用注射器向乙瓶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5、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8-15,这是因为胃液中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它能帮助消化。若小于这个pH范围就会造成胃酸过多,此时常用的止酸剂有氢氧化镁和鱼骨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两种物质分别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
②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而a处火柴头和c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填标号)。
A b处火柴头燃烧,a处火柴头不燃烧
B b处火柴头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C a处火柴头不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8、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⑴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⑵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⑶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收集该气体可选择_______的方法。
39、阅读表格,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的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金 属 | 全球产量 (104吨) | 密度 (103 kg·m-3) | 熔点 (℃) | 导热 性能 | 导电 性能 | 市场价格 (元/吨) |
铝 | 15 000 | 2.7 | 660 | 4 | 4 | 16 000 |
铜 | 8 000 | 8.9 | 1 083 | 2 | 2 | 17 700 |
金 | 2 | 19.3 | 1 063 | 3 | 3 | 8 800 000 |
铁 | 301 430 | 7.9 | 1 540 | 8 | 7 | 2 200 |
铅 | 3 000 | 11.3 | 327 | 9 | 9 | 4 900 |
银 | 8 | 10.5 | 961 | 1 | 1 | 1 365 000 |
注:表中导热性能1→9表示导热性由强到弱;导电性能1→9表示导电性由强到弱。
(1)导电性能最好的两种金属是________。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用铝锅炒菜时锅底易变形,而用铁锅则不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用途受许多因素影响,生活中的水杯有些是由金属制成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说出制造水杯的金属应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根据如图1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歌同学欲选择上述合适的仪器,组装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写名称),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
(3)小邹同学欲用含少量CO2杂质的CO气体,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同时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所需装置如图2所示:(友情提示:图中液体均为足量)
①你认为小邹同学组装的顺序为_____(填字母代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
②装置A中的现象为_____。
③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