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整个儿烤要有耐心,用文火慢慢地烤。
②烤慈姑是我当时擅长的手艺。
③慈姑一般是煮着吃,或者做拼盘,我则喜欢把洗干净的慈姑放在铁丝网上,然后架在炭炉上烤。
④带有独特苦味的香气,扑鼻而来。
⑤刚刚还在泥土里的慈姑,不一会儿便出现了条纹状的裂纹。
A. ②①⑤④③ B. ④③①⑤② C. ②③①⑤④ D. ④⑤②③①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关爱。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3、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你的同桌小明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你怎么劝说他以达到既保护他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A.“小明,你这样偷偷地看《三国演义》,不太好吧?”
B.“小明,你在课堂上偷偷地看《三国演义》,多耽误学习呀,别看了。”
C.“小明,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真值得一读。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又品尝不到读名著的快乐,更主要的是影响了课堂学习。我认为课后安排时间阅读更好,你觉得呢?”
D.“小明,《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真值得一读。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又品尝不到读名著的快乐。最好课下看吧。”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吗”“呢”“啊”等属于语气助词。
B.就结构而言,“油盐酱醋”是并列短语,“生日礼物”是偏正短语,“大家唱歌”是主谓短语,“鼓励我们”是动宾短语,“漂亮极了”是补充短语。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是对红军战士的最高奖赏和深情歌颂。
D.“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5、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句子,语意连贯、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睡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这些现象表明,睡眠质量的降低逐渐成为了困扰大众的普遍问题。
①然而,国外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现今有超过80%的人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睡眠问题的困扰,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大约15%的青少年儿童
②可见,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③该调查统计还显示,不少人患有与睡眠相关的疾病或遇到过睡眠障碍,如失眠、噩梦、嗜睡等
④许多研究都发现,睡眠是人类的一种恢复能力,具体地说,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整理大脑在白天获得的信息
A.④③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凿多层隧道来解决高密度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过去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如今却实现了。
B. 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偏瘫的奶奶来到新居,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进行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④段作者按照四季流转的顺序写出了三峡的不同气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高山猿猴长啸的哀音,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又衬托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D.本文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的相互了解,班主任决定在本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召开一次“请你认识我”的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主任派你去邀请教语文学科的郝老师参加这次活动,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2)请你写出两个与交友有关的成语。
11、根据要求补全诗句。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苏轼)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3)____________________,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杜甫)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范仲淹)
(5)李白《行路难》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6)请默写《长沙过贾谊宅》的颈联、尾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1)【读名著·填表格】祥子共有三次买车经历,根据你了解的内容填写表格。
买车经历 | 资金来源 | 结果 |
第一次 | 自己拉车所得 | 买了车,却被敌兵所抢。 |
第二次 | 卖骆驼及拉车攒钱 | ① |
第三次 | ② | 买了车,虎妞死后,卖车葬虎妞。 |
(2)【读名著·讲故事】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
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
“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
上面文字画线句子说祥子“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的?请你向没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简略地介绍一下。
(3)【读名著·析原因】
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借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越闲越懒,无事可做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是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驳倒,没人能把它解释开;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时候的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根据你对小说的了解,向读者介绍一下为什么祥子会变成这样?
13、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航天员也要被隔离?
(1)太空回来的,也要隔离14天?难道外太空也有新冠?
(2)专家表示,隔离航天员主要出于两个目的。
(3)一是,防止新型传染病的传播。
(4)太空舱内的空气系统是封闭循环,尽管采取了相应的净化处理措施,相比较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而言,主观感受还是不及后者。而封闭系统也给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可能。
(5)另外,太空辐射也可能引起细菌和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有一种育种方式就是利用太空辐射对种子的诱变效应筛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而细菌和病毒也可能在太空辐射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新细菌或病毒可能突破人体免疫屏障,导致新型传染病的发生。虽然该可能性并不大,目前也尚未发生过,但是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6)二是,为航天员自身着想。
(7)从火箭发射到航天飞船返回,航天员会面临这几个挑战。
(8)第一个挑战是持续的应激状态。
(9)为了挣脱地心引力,火箭需要达到很高的飞行速度。在不断加速的过程中,航天员需要承受较大的重力负荷。另外,因为航天飞机推力局限导致对载荷的限制,航天飞船不能做的很大。空间的限制对航天员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压迫感,这些因素都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
(10)而在应激状态下,身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会提高机体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效应。此时体内共生或者潜伏的细菌、病毒有可能兴风作浪,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例如咽炎、感冒,甚至肺炎等。
(11)第二个挑战是微重力的影响。
(12)太空是一个失重环境,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会受到影响,甚至免疫细胞的形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13)第三个挑战是来自外太空的辐射。
(14)辐射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而骨髓正是免疫细胞的“摇篮”,因此辐射可能造成骨髓造血细胞受损,引起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及功能的减弱。
(15)再加上昼夜节律变化、运动减少等原因,都会导致宇航员的免疫力下降。
(16)因此,从预防新物种病原微生物及保护宇航员健康的角度,都要参照传染病的隔离制度,对宇航员进行三级隔离制度的管理。然后逐步过渡到二级以及一级隔离制度,直至解除隔离。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选文第(5)段中加点词语“可能”为什么不能删去?
【3】选文第(10)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太空回来的,也要隔离14天,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措施
B.选文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航天员要面对的种种挑战,语言准确严密又不失生动形象。
C.航天员如果不隔离极有可能导致新型传染病的发生。
D.从文章可以推断出航天员的隔离制度不是单纯远离人群,会有不同的分级制。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
契诃夫
①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飘飞。车夫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不动,那匹小马也一动不动。他们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
②“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③姚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穿带风帽军大衣的军人。他坐上了雪橇,车夫伸长了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走动起来……
④“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⑤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⑥“什么?”军人问。
⑦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⑧“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⑨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
⑩“赶你的车吧,快点走!”
⑪车夫又伸长脖子,他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了眼睛。
⑫到了以后,他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停下来,湿雪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⑬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⑭“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⑮姚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只要有乘客就行。
⑯“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你到底赶不赶车,老不死的!你抽它一鞭子!唷!使劲抽它!”
⑰姚纳感到背后驼子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⑱“得了,你赶车吧!”驼子咳了一阵,叹口气说,“什么时候才把我们拉到啊?”
⑲“老不死的,你听见没有?我要揍你的脖子了!”
⑳姚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
㉑“赶车的,你有老婆吗?”高个子问。
㉒“我?我的老婆早就成了烂泥啰……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死神原本应该来我……”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㉓姚纳收下二十戈比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他受不住了。他想,“回大车店去!”
㉔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
㉕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㉖“你想喝水吧?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竟有这样的事!”
㉗一转头,姚纳发现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
㉘他走到马房里。“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看着它发亮的眼睛。“好,吃吧……虽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姚内奇不在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㉙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1】梳理小说情节,填写下列表格。
| 倾诉对象 | 姚纳的诉说 | 对方的反应 |
第一次 | 军人 | 先吐不出声,后来才沙哑地说出口,直接诉说儿子害病死了一事。 | 礼貌地询问他具体原因,然后①_________ |
第二次 | 高个子、矮驼子 | 趁对方谈话停顿时直接倾诉,并倾诉家人离他而去。 | ②_________ |
第三次 | 年轻车夫 | ③_________ | ④_________ |
【2】小说中开篇用大量笔墨进行景物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按照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从描写的角度)
②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揣摩句中省略号的含义)
【4】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请你简要分析这种视角的妙处。
【5】小说结尾写道“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15、命题作文
请以“奇妙的旅行”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600字。(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