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四平高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 2、下列对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 3、选出与“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微”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微言大义

  • 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

    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5、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颔联将大雨毁坏场圃和雨后初晴的明媚景象进行对比,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尾联写出了新麦入仓后诗人的心情。其中的“怜”字表现出诗人在如释重负后难以掩盖的一点遗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中国之声》2017年8月报道)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思》《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也有描绘江姐、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国抗战14年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记者阚枫)

    材料四: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为什么要统编三科教材?第一,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二,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第三,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科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育部有序推进教材的编审工作:第一,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的一流专家担任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调集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建了一个140多人的编写团队,主编领衔,集体创作。第二,精心组织编写的四个环节。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教材编写完成之后,还要强化实践检验,在10多个省300多所学校开展了试教试用。第三,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考虑这些征求意见的机构、专家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再一个,注重听取一线的意见,组织了东中西9个省份的特级教师对教材进行精细审读,每科教材请了10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审读。最后是严格审查把关。按照编审分离原则,专门有一部分专家进行审查,实行四审(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综合审查)制度,严把“三关”。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投入使用。

    (摘编自教育部网站8月28日《义务教育三科教材有关情况》)

    1下列关于新编三科教材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投入使用。

    B. 新编的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秉承了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继承发展的三大编写原则。

    C. 新编三科教材,适应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D. 从教育部推进教材编审工作的程序可以看出,新版教材的编订十分严谨、认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由图二可知,新版语文教材改变了以课内精读为主的阅读模式,谈化了课外阅读。

    B. 新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数量小学阶段成倍增加,初中只是略有增加,可见新教材更注重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

    C. 新编教材经过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四个环节后,在10多个省开始试教试用。

    D. 新编的三科教材录人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加入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介绍,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

    E. 新编三科教材编订历时久、内容审查严,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3国家推行统编教材有什么意义?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对从六国搜刮来的钱财毫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写强秦失去民心在农民起义的攻势下瞬间土崩瓦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晋武帝表示心愿达成后,将为国献身、报君大恩。

    (3)姜變《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来写城池的荒凉衰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不向官职比自己高的人学习,原因是“____________”巫医乐师工匠们相互学习,导致上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1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真的猛士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惨象___,流言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呵!_______

    (3)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鲁迅先生面对淋漓的鲜血,相信严寒过去就是春天,你知道他在《无题》诗中是怎样表达的吗?______

    (4)鲁迅在十八岁时曾照了一张纪念照,并在相片背后题了四句诗,其中表明他的誓死为国效力的句子是: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秋夜 风声 窗外 落叶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为郡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督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侯。世祖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督邮:官名,汉代郡府属吏。②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③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下诏狱,恽大逆  劾:检举揭发

    B.经冬,会赦得免  系:羁押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之于朝  显:使……彰显

    D.诏开门人,恽不  内:接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言②若属皆且为

    B.①久,为郡功曹②不知东方既白

    C.①而明府恶为善,股肱不争②车柔为轮

    D.①恽归府称病②不如善遇之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结果繇延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他主张人生应积极入世,有所作为。

    D.文中写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进谏都招惹了大祸,第三次劝谏才得到了光武帝刘秀的器重。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道 不 同 不 相 为 谋 自 古 而 然 子 心 直 诚 三 代 之 道 繇 延 虽 去 必 复 还 吾 不 忍 见 子 有 不 容 君 之 危 盍 去 乎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

    (2)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

    (3)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2016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推出全球十大“奢侈品”,排在首位的是“生命的觉悟与开悟”,另有“经常回归自然”“享受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牵手一个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点燃他人的希望的精神特质”等。这十大“奢侈品”,事关生命觉悟、生活方式、爱情关系和精神境界等,主要靠智慧和修为获得,与金钱无必然关系。

    上述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关于“奢侈品”,你有怎样的理解?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个人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