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
__________如意 无___________作 ____急______坏
______发_____中 _____________能干 ______将_______报
______寒_____暖 挽______搭_______ 荣华_____________
2、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学( )五( ) 名( )中( ) 双( )戏( )
形态( )( ) 和睦( )( ) 灰心 ( )( )
①古时候用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装。
②我会用画横线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和“千姿百态”是一对近义词。
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语文课本真是一部百科全书啊!在这部书里,我知道了海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我游览了河北省__________(地名)的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____________。我领略了冰心奶奶小时候_______________的快乐,也欣赏了萧红笔下的______________的美。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_________, 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__________,以及慢性子的______________等人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______________、动物朋友_______________等。
3.农夫被宋国人耻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两个造句
气____山河 全神____ ____ 居____临____
坚强____ ____ 斩____截____ ____七____八
昂____挺____ ____天____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小屋的烟囱上__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__又大__又红__
2.我大声说__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__救出来了__
3.当我很快乐的时候__会使劲叫哇叫__所以__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__你就一定能找我__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3】三、四句诗,是写诗人追思那个叫_______的楚霸枭雄,追随__________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一个“______”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
【4】这首诗起笔落处,__________,力透人__________,直指人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中国瓷器
①瓷器是中国的特产,有的瑰丽,有的朴素,有的简约,但都透露出一股中国风。
②从夏、商、周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带釉①硬陶开始,瓷器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仅仅是瓷器发展的开始。到了隋朝时期,瓷器中的青瓷开始烧造,白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当历史的转轮,转向唐朝时,真正的瓷器出现了。这是陶与瓷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的陶瓷质地脆弱,只能算作原瓷。越窑和邢(xíng)窑②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在五代十国时期,越窑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在此阶段中,天青色出现,获得了“雨过天晴”的美称。
③到了宋朝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形制优美 高雅凝重 其程度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明清两朝,瓷器渐渐成熟,花样百出。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瓷集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
④瓷器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独创技术。
⑤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象”。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其次,覆盖在瓷胎上的材料,也称瓷釉,使中国瓷器更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为增加瓷器的美提供了可能。此外,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与之不同。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轴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⑥中国瓷器,实在是民族的一份骄傲。
(注释)①釉(yòu):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蚀。②窑(yáo):烧制砖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
【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阶段 | 朝代 | 瓷器的发展 |
瓷器发展的开始 | _______ | 瓷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
陶与瓷的分水岭 | _______ | 真正的瓷器出现 |
瓷器的鼎盛时期 | 宋 | _______ |
瓷器的成熟时期 | _______ | 花样百出 |
【2】文中提到,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不包括( )
A.烧制火候到位 B.原料得天独厚 C.色彩丰富 D.瓷釉特别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的变化发展和名扬天下的原因。
B.中国瓷器的变化及每个朝代的特色。
C.中国瓷器形式多样,色彩瑰丽,极具变化。
D.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及形成原因。
【4】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5】读句子,加标点。
到了宋朝(____)定窑(____)汝窑(____)官窑(____)哥窑(____)钧窑(____)形制优美(____)高雅凝重(____)其程度前无古人(____)后无来者(____)
10、阅读广场。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
青藤发现,屋里的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小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桌子上的熊猫玩具,好吗?”奶奶微笑着把玩具给了他。“奶奶,请给我倒杯水好吗?”奶奶微笑着给他倒了杯水。小男孩笑得很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个够,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1】仿写。
(1)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有的像 ,还有的像 。
(2)“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像 。
【2】“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这是一个____句;“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这是一个_____句。
【3】理解重点句。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1)句中“这”是指 。
(2)“魔力”的意思是 。
(3)从你的生活中找出两个体现“魔力”的事例。
11、课外阅读。
袋鼠与金子
一只袋鼠带着孩子出远门。走累了,放下孩子休息时,她发现身边有一堆金子。袋鼠看了看金灿灿的金子,仍然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袋子里。
路边的小草对袋鼠说:“你赶快用你的鼠袋装满一袋金子吧!”
“不!”袋鼠说,“我要我的孩子。在母亲心中,如果失去孩子,金子就一钱不值了。”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有( )句话。
2.第二自然段是谁对谁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袋鼠不要金子的原因是( )
A.金子太重。 B.孩子比金子重要。
12、阅读理解。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选文说大拇指形状不美,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2】选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3】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加点字,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由大拇指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哪个行业的人?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赞美一下他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夏天里的成长(节选)》,完成习题。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①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②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③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补充脉络图。选文围绕中心意思,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结尾点明什么道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并填到相应的框中,字数不限。
【2】深入品读。仔细阅读选文第①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1)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的变化,补充表格。
动植物 | 时间 | 怎样长 |
瓜藤 | ________ | 长出几寸 |
竹子、高粱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昨天、今天、明天 | 长成鲜花,又变成小果实 |
苔藓、草和菜 | ________ | 白石头长满苔藓、黄泥土变成草坪菜畦 |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 ________ | 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
(3)结合中心句可以体会到,瓜藤、竹子等体现的是______的长,苔藓、猫狗等体现的是______的长。作者是从_______和______两个角度来观察和描写这些事物的生长的。
【3】仿写句子。还有哪些事物在成长?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话。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说明文
科技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它的繁荣更直接影响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増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德国预计到2021年,把全国城市95%的路面都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文本第2、3自然段主要说明了路面新科技哪个方面的内容?( )
A.黑白路面 B.彩色路面 C.沥青路面 D.透水路面
【2】文本中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哪一种?(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打比方 D.列数字
【3】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加点词语“应运而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顺应运气而产生 B.顺应天命而降生
C.随着交通运输安全等需要而产生 D.响应生命在于运动而生成
【4】下面不是彩色路面的作用的是哪一项?( )
A.美化市容 B.方便交通管理 C.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D.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5】专家建议在我国缺水地区要大力推广的路面技术是哪一项?( )
A.“白”改“黑” B.铺设透水路面 C.铺设彩色路面 D.铺设沥青路面
【6】下列说法与文本介绍的内容不相符合的是哪一项?( )
A.透水路面的缺点是它的使用寿命要比普通路面短。
B.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开始铺设彩色路面。
C.道路颜色的不同,能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D.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7】文本最后一段中,“德国预计到2021年,把全国城市95%的路面都改造为透水路面”的“预计”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16、变换句式,不改变句子意思。
(1)海浪推一条小鱼到了岸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成“把”字句)
(2)大风刮走了云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成“把”字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吃完了一个大西瓜。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合成一句。
(1)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一点也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一到家就写作业。(用“一……就……”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写句子。(6分)
(1)海滩上全是游人。
(2)树妈妈为孩子们送行。
(3)旁边还有一张纸。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
术兰把在街上看见的事讲了一遍。(改为“被”字句)
21、看图写话。
看图,想一想:小男孩和大雁之间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心情如何?把它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早上 过了一会儿 天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