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大理州中考二模试卷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比乙液体的温度多

  • 2、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

    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

  • 3、寒假,小华到哈尔滨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哈尔滨这样温度低于0℃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寒风刺骨

    B.钻木取火

    C.滴水成冰

    D.火尽灰冷

  • 4、中央电视台某综艺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与空气摩擦得到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

  • 5、在庆祝2024年新年茶话会上,班里的小红同学用古筝为大家弹奏中华名曲《茉莉花》助兴,优美的琴声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下列关于琴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 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很难将铁丝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燃放烟花时空中有大量烟雾飘散,这是扩散现象

    C.冬天穿羽绒服特别容易吸附细小毛屑,这是摩擦起电的缘故

    D.教室墙上的开关外壳是塑料材质,属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 7、2023年5月27日,建平县第四届半程马拉松赛在牦牛河生态湿地激情开跑,吸引众多选手前来参赛,如图为比赛期间所拍摄到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拍摄时,只要运动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为了让更多的运动员入镜,应将镜头向外伸

    D.照相机的镜头做成的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 8、2021年珠海航展开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呼啸长空,开幕式上,排列成整齐的队形,翱翔蓝天(如图所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队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飞行员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C.飞行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以歼10战机为参照物,彩色烟雾是静止的

  • 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v1小于v2

    B.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C.钢轨的长度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 10、我国将在2025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只能传递次声波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D.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 1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

    D.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 12、如果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超导材料可以用来制作(       

    A.滑动变阻器

    B.电炉的发热丝

    C.白炽灯灯丝

    D.输电导线

  • 13、对下图四幅图呈现的现象形成的物理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河道旁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

    B.水杯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光的反射

    C.秧苗被栽得整整齐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我们能够看到美丽的花朵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 14、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中放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这是利用了干冰(  )

    A.汽化吸热

    B.凝华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 15、古代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钻木取火不同的是(  )

    A.甲图:冬天搓手取暖

    B.乙图:小朋友擦滑梯臀部发热

    C.丙图:炉火将汤煮开

    D.丁图:下压活塞空气内能增大

  • 16、如图所示,甲、乙相同容器中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比热容与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

    B.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升高了相同温度

    C.加热时A的温度比B高,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

    D.如果两者温度都升高1℃,它们将吸收相同的热量

  • 17、夏天,我们走在石峰大道的树荫底下,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小不同的光斑(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 18、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可达35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尖尾雨燕,其速度可达5km/min。如果让这三种动物一起比赛,冠军是(  )

    A.猎豹

    B.旗鱼

    C.尖尾雨燕

    D.无法比较

  • 19、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km/h=36×m/s=10m/s

    B.36km/h=36×=10m/s

    C.36km/h=36km/h×=10m/s

    D.36km/h=36 km/h× m/s= 10m/s

  • 20、如图所示,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的甲、乙滑轮组,若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时,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则(  )

    A.甲滑轮组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B.乙滑轮组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 21、下列变化中,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均没有变化的是(  )

    A.把一铁丝压弯前后

    B.篮球中的气体在加气前后

    C.一只彩色粉笔在使用前后

    D.矿泉水瓶中的水在结冰前后

  • 22、利用图所示实验揭示的原理,可制成(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电磁铁

    D.电磁继电器

  • 2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根据密度公式,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一半

    D.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一倍

  • 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小明和小刚相约打台球,小明用球杆将白球击出,白球撞击红球将红球击进球洞,如图所示。假设所有的台球质量都相等,则白球撞击红球后自身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______________;若保持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使白球撞击红球不同的部位,则红球的运动状态也不同,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若撞击后白球的速度小于红球,则可以判断两球的惯性大小关系是_________(选填“红球大”“白球大”或“一样大”)。

  • 26、如图,15L的圆柱形塑料桶装满水,在桶的顶部安装一个直流电动抽水器(输出功率5W,工作电压5V),抽水器工作时,5s内能抽出150mL的水。抽水器的工作电流为_______A.要将这桶水全部抽出,需要_______s;抽水器需消耗电能_______J;需克服水的重力做功_______J.(g10N/kg)

  • 27、利用维恩图可对一些概念或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某同学用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若A、B、C分别表示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则大圈可能表示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 28、我国环境污染主要为能源消耗性污染,为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污染,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太阳能,目前最为直接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物质的 ________能,另一种是利用 _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29、某铁块的质量为200克,若将铁块压成铁片,质量将______;如果宇航员将该铁块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将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

  • 30、如图所示是小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后的示数,他的体温是 _______℃。甲温度计的读数是 _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 _______℃。

  • 3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断开开关,此时灯泡和电铃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 32、小明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洗完澡后发现A、B两根水管,水管A上布满水珠,水管B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所示。

    (1)看到的“白气”实质是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此物态变化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通过小明的发现,请你判断A、B两根水管中______是热水管;

    (2)请你解释A管上水珠的形成。______

  • 33、512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前线,一辆柳州市生产的装载机5s内将一块重20000N的巨石匀速举高3m,装载机的举力对巨石做功为__________J,举力做功的功率______W.

     

  • 34、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像,当该液体凝固后,第15min的内能 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min的内能,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0题,共 50分)
  • 35、(1)如图所示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

    ①现象: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②现象: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2)人静止站在汽车上时,如果汽车突然启动向前,人容易向后倾倒,请分析此时人受力情况,并把所受到的力都在图中用示意图画出来______

  • 3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SAB= cm,tAB=   s,vAB=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小”

     

  • 37、如图,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用U形管内液面______的大小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实验中,乙容器外部的电阻的作用是为了使左右容器内通过导体的______不相等;

    (3)通过对比观察,______(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______,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 38、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0.5 N,F2=1 N,F3=1.2 N的拉力,拉着木块A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______的原理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甲、丙两图可得:______;在乙图中木块 B 随A一起匀速运动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假如此时木块B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______

    (3)小明同学将木块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他由此得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正确吗?______ ,理由是______

    (4)当他沿水平方向由匀速拉木块改为加速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甲F1=0.5N,在乙图中木块A上放置与A相同的木块B,用测力计拉着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______N;

    (5)如图丁所示的方法拉木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对于水平拉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3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准备了五根电阻丝、电流表(有两个量程)、电压恒为4V的电源,按图电路图进行连接,AB间接入电阻丝。取得数据填入表: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A)

    1

    镍铬合金丝

    0.32

    2

    镍铬合金丝

    0.16

    3

    镍铬合金丝

    0.32

    4

    镍铬合金丝

    0.48

    5

    锰铜合金丝

    0.64

    (2)将2、3、4三根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成______比.这个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3)如果将电阻丝1、2分别接入AB间,可以探究电阻与_________的关系;为了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该选用两条电阻丝、______(选填电阻丝的编号)分别接入AB进行对比;

    (4)在将电阻丝5接入AB间时,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否则实验将无法进行。

  • 4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A、B,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移动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_

    (3)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 4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让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尺_________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经多次实验发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其响度越_________

    (2)实验时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为了探究声音的_______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物理学用来___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 42、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小兰将水和某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使用相同规格的酒精灯加热,记录数据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小兰认为实验中应分别在两烧杯中加入______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

    (2)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是为了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某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已知水的比热容较大)

  • 43、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计时器;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______m/s。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6)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B.

    C.D.

  • 44、崇崇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水透镜的厚薄。

    (1)先将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____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该像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3)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水透镜的下半部分后,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水透镜和光屏都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______(选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45、如图甲所示,在底面积为200 cm2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物块,物块的质量为600 g,底面积为50 cm2,高10 cm,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如图乙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恰好浸没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弹力每减少1 N,弹簧的长度就伸长1 cm

  • 46、在某运河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大卡车,装了6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g10N/kg

    1)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求大卡车能装载石子的最大体积是多少?

    3)卡车和6m3的石子所受总的重力为多大?

     

  • 47、将一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103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

    (1)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2)物体所受浮力为多少?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48、(4分)(1)甲图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请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的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A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及物体A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 49、在图中,点 A 处有一电灯,画出立杆 BC 在地面上的影子B'C'。

  • 50、如图正在空中飞行的物体A重50N,不计空气的阻力,画出物体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50
题数 50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