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中,描绘了春天景色的是( )。
A.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侦察 B.严寒酷暑 C.锦秀画卷 D.窃窃私语
3、最不可能与“胫”字的读音一样的字是( )
A.痉
B.径
C.怪
D.劲
4、依次填入词语空白处正确的一组是( )
______菜 稀______ 涂______ 期______
A.蔬 疏 抹 末
B.蔬 疏 末 抹
C.疏 蔬 抹 末
D.疏 蔬 末 抹
5、边读边写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自己的批语。
B.读完文章,做完批注后,为了节省时间不需要再读文章和批注。
C.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
D.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批注,可以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6、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题西林壁(题目)
B.取之,信然。(果真如此)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百姓)
7、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1)老师决定给那些调皮的同学以最________的惩罚。
(2)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________。
(3)他神情________,似乎发生了大事情。
A.严格 严厉 严肃 B.严厉 严格 严肃
C.严肃 严格 严厉 D.严厉 严肃 严格
8、看拼音,写生字。
1.学校的长跑比赛开始了,发令qiāng(______)响过,运动员绕着跑道飞速奔跑。一墙之隔的邻居纷纷打开窗户tàn(_____)出头来,朝操场上张望。
2.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很合shì(______)。
3.没有遭遇失败的人,kǒng(_____)怕也未céng(______)取得过成功。
9、古诗欣赏。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牵牛星和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诗人。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季节。
【2】试着翻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___________________
【3】“卧看”两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写出“层层布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善良是米
①清道光三年,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在见过父母等亲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吗?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
②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适度,味道挺不错,但由于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他和妻子都忠厚老实,不善于宣传,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日子陷入困境。
③以前,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他尤其喜欢老板的耿直憨厚,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使得他的店铺的生意好起来。
④林召棠带了礼物来到粥店,略一思索后,挥毫写下“弓弓店”几个大字,老板立即请人将题字制成一块大匾,悬挂在店门上方。
⑤“大家都去看啊!新科状元写的店名。说是粥店,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去观看。前来品字吃粥的人络绎不绝。粥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他生意人也纷纷到这里开店,没过多久,曾经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华的街市。
⑥林召棠后来高兴地对老板说:“那次题字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而正是因为没有‘米’,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
⑦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美德能延年益寿,林召棠活到八十七岁,如此高寿,在清代并不多见。可见,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
【1】从短文中找出体现中心的句子,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短文,理解下面的“米”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③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________________
【3】“善良是米”题目好在哪里?( )
A.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B.点明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林召棠
C.揭示了文章内容
D.引发人们思考和阅读兴趣
【4】文中林召棠愿意帮助粥店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对林召棠的认识,在短文下面空白处做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是要打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
1.在文段中找出三个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 )
A.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
B.聪明;懂道理。
3.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这件事被心怀鬼胎的逢蒙看见了,三天后,后羿带着众徒弟外出狩猎,逢蒙装病未去,他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吞下不死药,飘离地面,冲向窗口,向天上飞去,飞落到月亮上成了广寒宫宫主。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心怀鬼胎”的意思是( )
A.心里揣着见不得人的念头或事情。
B.怀里抱着机灵的胎儿。
技巧点拨
解释词语的技巧:词语的理解要避免望文生义,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注意上下文及词语的搭配对象、使用范围(场合、目的)、感情色彩等。
【2】把正确的读音打“√”。
逢蒙(méng móng) 祈求(qǐ qí ) 珍藏(zàng cáng ) 看见(jiàn xiàn)
【3】拜月是( )的风俗。
A.元宵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13、阅读(一),完成练习。
燧明国(节选)
文•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远古时候,西方之西,比太阳落下的禺谷更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叫燧明国。
燧明国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然而,燧明国并非一团漆黑,国土的正中央,生长着一株巨大的火树,它叫燧木。
燧木虬枝盘曲,树高万丈,方圆达到一万顷。树上有一种火鸟,长相像啄木鸟。火鸟的长喙漆黑如炭、坚硬如铁,每当火鸟啄食燧木,就会生出明亮炽烈( )的火焰。
燧明国的国民不知道四季,不知道寒暑( ),也不分昼夜,他们生活在时间之外,与天地共存,永远不会老去。
后来,有一位圣人,他朝西方漫行,穿过禺谷,越过沧茫的荒野,来到燧明国。因为走了遥远的路途,他累坏了,于是靠在火树上休息。大树安稳、温暖,就像家里的眠床。他睡着了,深深地沉入了睡梦之海。睡呀,睡呀,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睡眠完全充足,就像一棵树吸饱了清水,他睁开眼,醒过来。
啊呀,醒过来,他看见了什么呢?大树上,仿佛生长着游动的宝石和明珠,火焰( )游来游去,接连不断地生发,又接连不断地熄灭。细细看时,原来树上有一群火鸟,飞来飞去,它们不时地啄一啄燧木,每当漆黑的鸟喙与燧木的枝干相碰撞,就生出火来。
“太美了!太好了!原来这样就能生火。”圣人折下火树的树枝,捡拾坚硬的铁石,学着火鸟的样子,啄木,取火。
他不停钻木,取出火来,教世人用火来煮熟食物。到了寒冷的季节,人们就用钻木取得的火,燃起火堆,得到温暖( )。
为了纪念这位取火者,后世称他为“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标注正确的音节。
【2】从不同方面,给选文作两处批注,写在选文两侧空白处。
【3】使用文中画“ ”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语意转折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燧木和火鸟是什么样子?用“ ”在文中画出。
【5】圣人发现了什么,受到启发教人们钻木取火。在文中用“﹏﹏﹏”画出
【6】从生活中举一例现象,说明人类受到启发,进行的创造和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父亲的冰灯
①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②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③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亮的。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④父亲答应了。
⑤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磨着什么。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后,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插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⑥我问:“爹,你在干啥?”
⑦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头去,又拿起了那块冰,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⑧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⑨父亲看见了,几步跑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⑩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胡乱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豆大的泪珠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后悔了!
⑪那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底却一直珍藏着那盏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读字典中解释,给“撩”字选择读音。
在“父亲看见了,几步……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这句话中,“撩”应读(________)。
撩liāo ➊提,揿起:把帘子~起来。 ❷用手洒水:先~上点水再扫。 撩liáo 挑弄,引逗:~拔|景色~人。 |
【2】按要求画一画。
(1)大军的灯笼什么样儿?用“ ”画出相关语句。
(2)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父亲做冰灯很不容易,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读第③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因为____________
(2)第⑧自然段中“我再也睡不着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言一行见真情”。读短文第⑤-⑩自然段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从不同角度作批注,写在文中的空白处(至少两处)。
【5】“我”想要一个透亮的灯笼,可看到父亲做冰灯,“我”却后悔了。这是因为:( )
A.“我”想要的是玻璃灯笼,不是冰灯。
B.父亲做的冰灯一点也不漂亮。
C.父亲用自己冻的冰做冰灯,“我”不想要。
D.父亲一大早做冰灯,手冻得冰凉,太辛苦了。
【6】为什么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最恰当的答案是:( )
A.“我”的冰灯比大军的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玻璃灯笼还好看。
B.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羡慕不已。
C.冰灯中饱含着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D.父亲的手特别巧,做的冰灯很精致,比所有的灯笼都漂亮。
【7】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能准确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是:( )
A.过年的时候,“我”希望父亲给“我”做一个透亮的灯笼。父亲答应了。
B.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一睁眼就看见父亲打磨一块冰,给“我”做冰灯。
C.过年的时候,父亲给“我”做了一盏冰灯,这盏灯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
D.父亲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
【8】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想象写话:文中说“我胡乱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豆大的泪珠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此时,“我”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对父亲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的同学喜欢擅自改动大诗人的诗句,并自认为很有才华。瞧,下面的漫画反映的就是这一问题。
(1)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李白看到同学们改过的诗,他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同学们改动大诗人诗句的这种行为好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修改病句。
①他的家乡是福建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也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课了,老师把眼睛投到同学们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封信。
春节将至,孟浩家在颐和园附近买了新楼房,他们一家都很高兴。爸爸早就打电话告诉爷爷了,可是孟浩要给爷爷写一封信,邀请他们来北京住几天。孟浩的信是怎么写的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