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鞍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世纪50年代,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使其第一次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战争是: (  )

    A. 朝鲜内战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抗日战争

     

  • 2、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其中的道理。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面临类似困境时,毅然决定出兵帮助(     

    A.苏联

    B.越南

    C.朝鲜

    D.韩国

  • 3、战国兼并战争规模之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 4、“从汗八里城(今北京市),有通往各省……的道路。每条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四十或五十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上述材料反映了(     

    A.唐代水陆交通便捷

    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元代交通四通八达

    D.明代商业贸易发达

  • 5、“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大一统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     

    A.齐、楚、秦、燕、赵、魏

    B.齐、燕、赵、魏、晋、楚

    C.赵、魏、韩、燕、楚、齐

    D.韩、赵、魏、晋、楚、齐

  • 7、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出土的原始社会晚期文物

    C.毛公鼎铭文 D.司马迁的《史记》

  • 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B.

    C.

    D.

  • 9、《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郡县制

    B.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C.开创了“开元盛世”

    D.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 10、盛唐时期的李白,其诗飘逸洒脱;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杜甫,其诗沉郁悲怆。由此可见,二人诗歌风格各异的主要原因是(     

    A.所受教育

    B.仕途发展

    C.时代背景

    D.交友不同

  • 11、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12、传说中他们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

    A.炎帝、黄帝

    B.黄帝、尧帝

    C.尧、禹

    D.禹、舜

  • 13、假设我们能到汉武帝时的最高学府读书,那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 14、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西周时期

  • 15、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临安

    B.东京

    C.泉州

    D.景德镇

  • 16、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与下列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均有联系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 17、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 18、神话与传说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对神话和传说所折射的历史事实搭配正确的是(   )

    序号

    神话传说

    对应的历史事实

    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当时原始农耕有所发展

    嫘祖教人养蚕缫丝

    考古发现相当于同时期的丝绸残片

    黄帝教人建造宫室

    二里头宫殿遗址被发掘

    黄帝命仓颉造字

    甲骨文被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9、“苏湖熟,天下足”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 20、“红尘滚滚一烟波,繁星点点亦作河。浪淘英雄青史恨,古来兴亡趣事多。”对“英雄”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兴亡趣事”的评价中,不准确的是

    A.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C.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D.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按要求填空

    (1)请你把下列史料按类别填到对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汉书》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③秦圆形方孔钱

    ④大禹治水⑤《论语》⑥炎黄战蚩尤

    属于口述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只填字母)

    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淝水之战D.八王之乱

    正确顺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南宋灭亡。

  • 23、公元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公元_____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入西域征程。

  • 24、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______

  • 25、________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开始增强。_______时期,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 26、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_________

  • 27、秦朝中央政府设“三公”,其中负责掌管行政的是_____;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28、______ 是中国商国时期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 29、“时势造英雄”,请根据题意列举相关人物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2)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3)商鞅受到 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4)战国末期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 30、约公元前_________年,禹建立夏王朝;公元前_________年,刘邦建立西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鼎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动荡的春秋时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你写出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三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她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第二个贡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文化的发展……有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哪一盛世局面?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其统治期间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描绘了开元时期怎样的情景?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