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是指( )
A.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
2、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 (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德国慕尼黑大学一位教授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称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你认为“绿色中国”应该是指(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4、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性质差别很大,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据此判断,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塔里木盆地——水田
5、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普遍高温
B.普遍低温
C.南北温差大
D.南低北高
6、中国某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之为船型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A.吉林满族
B.新疆维吾尔族
C.宁夏回族
D.海南黎族
【2】该地区的气候与右图哪一幅气候资料图相匹配( )
A.A
B.B
C.C
D.D
【3】该传统民居能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潮湿、多虫鼠
D.多火山地震
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居民生活不相符的是( )
A.居民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居民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马车
C.节日传统活动项目为赛龙舟
D.人们喜食米饭
8、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图为德国地形图及埃森市景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埃森市( )
A.位于德国东部
B.位于莱茵河干流沿岸
C.地形平坦,起伏小
D.现在工厂烟囱密集
【2】100多年来,埃森市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人口数量发生改变
D.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3】随着时代的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对待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保存特色,留住城市文化记忆②全部拆除,打造现代居民小区
③适度改造,形成新的文化景观④重建厂房,延续传统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镇三级。
A.正确 B.错误
10、下面四位同学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莎莎:我国领土最北端在吉林省 B.贝贝: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
C.小红说:我国领土最西端每天最晚见到日出 D.小亮:我国领土东西两端相距5500千米
11、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
A.长江 B.淮河 C.松花江 D.塔里木河
12、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铁路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读我国东部地区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正确的是( )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投资省、运费最低
C.连续性强,安全可靠
D.速度快,运费较低
【2】图中铁路枢纽及交会的铁路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徐州──陇海线与京沪线
B.②──武汉──湘黔线与京广线
C.③──南昌──京九线与湘黔线
D.④──兰州──陇海线与成昆线
【3】下列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海洋运输
B.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运输
C.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水库运往城区——公路运输
D.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航空运输
【4】“得陇望蜀”“秦晋之好”成语里“陇、蜀、秦、晋”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
A.辽宁、四川、山西、陕西
B.甘肃、四川、陕西、山西
C.青海、甘肃、河北、山西
D.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13、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市是( )
A. 青海省、云南省 B. 四川省、湖北省 C. 青海省、四川省 D. 云南省、湖北省
14、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
A.徐州
B.商丘
C.西安
D.郑州
15、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列气候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6、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两侧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南种植业,以北畜牧业
B.以南一年两熟至三熟,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以南旱地为主,以北水田地为主
D.以南油料作物是花生,以北是油菜
17、下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B.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C.①黄土高原,②东北平原;
D.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18、地球给予了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事物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砖和土地 B. 阳光和高楼 C. 森林和水库 D. 石油和煤炭
19、下列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致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B.有32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D.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20、松嫩平原是我国下列哪些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
①冬小麦 ②春小麦 ③棉花 ④甜菜 ⑤大豆 ⑥油菜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③⑥
21、我国少数民族有________个,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
2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
23、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因为地势______.
24、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
25、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属于东亚又是内陆的国家是 __________。
26、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______;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____县。
27、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8、同学们,你们学校所在地位于_________省__________县。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
30、京广铁路线与陇海铁路线交会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
31、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 (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 洋。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 ,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 ,有“ ”之称。已建成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有葛州坝和 。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处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2)满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省。
(3)由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西南地区。
33、下图是“我国季风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夏或冬)季风。
(2)此风特点_______(寒冷或温暖)、_______(干燥或湿润),带来_______,有利于农业生产。
(3)图中所示①是_______(填风向)风,它来自_______洋。
(4)图中所示②是_______(填风向)风,它来自_______洋。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具体内容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分布示意图”。
(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影响该地区气候干旱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冰川广布,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农业主要以________为主。
(3)长江重点生态区和南方丘陵山地带均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该区域糖料作物以________为主。
35、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严重缺失。如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材料二: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设想。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沿海降水_______,西北内陆降水__________。解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