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
②才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
③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
④只有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
⑤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A.③⑤④①②
B.④②①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③⑤①④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ruì) 匿名(nì) 纯粹(cuì) 随声附和(hè)
B.分歧(qí) 女蜗(wā) 澄澈(chénɡ) 气喘吁吁(yū)
C.消耗(hào) 贮蓄(zhù) 解数(jiě) 刨根问底(páo)
D.哺乳(bǔ) 粗犷(ɡuǎnɡ) 倜傥(tì) 拈轻怕重(niān)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疫情缓解之后,他走出家门,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感到身心舒畅。
B.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
C.学校开设了网络课堂,同学们认识到充分自觉自律和诚信的重要性。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东皋薄暮望(接近)
牧人驱犊返(小牛,诗中指牛群)
B. 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C. 长河落日圆(黄河)
萧关逢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D. 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荒原)
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黄河颂》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壮之美。
B.鲁迅在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C.每次放假回家,妈妈总是和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句子中加点的“每次”“总是”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啊”是叹词。
D.他们一家人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一直低眉顺眼地照顾着全家人。——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6、在资料的准备过程中,李华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他判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曲”“友谊”“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B.“基因的结构非常容易发生变化。”这个句子中的“容易”是状语。
C.“为了继承和发场中华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句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D.“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绝不是普通、平凡的树。”这句话的主干是“白杨是树”。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喝彩(hè) 濒临(bīn) 坦荡如砥 锐不可挡
B.佃农(tiān) 窒息(zhì) 因地制宜 络绎不绝
C.酒肆(sì) 差使(chāi) 惟妙惟肖 连绵不断
D.屏息(bǐng) 国殇(shāng) 诚惶诚恐 弹精竭虑
8、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河中石兽》)
(乙)
①《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②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唐人李渤始访其遗踪③,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④,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舟行至临汝。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⑤,可坐百人,空中⑥而多窍⑦,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⑧之声,如乐作焉。笑叹曰“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⑨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⑩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有删改)
(注释)彭蠡:鄱阳湖的别称。鼓:振动。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中流:水流的中心。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殆:大概。陋者:浅陋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 (2)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
(3) 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____________) (4) 是说也,人常疑之(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寺僧只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未考虑水流;讲学家只考虑水流未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所以找不到石兽。
B.(甲)文语言简洁,如第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取三个短句,将寺僧沿河打捞石兽这一件事交代清楚。
C.(乙)文引用《水经》中的句子,交代了石钟山的所在地,点出石钟山,引出下文。
D.(乙)文作者指出,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受人怀疑的原因是他的记述过于简略;而唐人李渤是没有进行细致考察就妄下定论。
【4】(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用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句中“横”和“绕”好在哪里?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10、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
(2)(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文名句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借明月寄去对朋友的关切、担忧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4)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2、阅读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甲】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乙】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文段选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请用简介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选段对应的故事情节。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选段中罗刹女与行者结下仇怨的原因。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奶奶的星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⑾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⑿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⒀“怎么呢?”
⒁“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⒂“干嘛变成星星呀?”
⒃“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⒄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⒅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⒆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
【1】小说写了奶奶和“我”的四件生活琐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奶奶哄“我”睡觉 (2)_______(3)“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4)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
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3】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表达上的妙处。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从比喻的角度)
【4】请说说第⒄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题目能否改为“奶奶”?请说说你的理由。
14、【材料一】
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 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 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武汉,数百辆无人驾驶面包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咨询。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
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 “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 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 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析。借助5G 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2】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l5个字)
【3】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变化。除了材料三所举的行业,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请举出两个例子
15、按要求作文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这些我们熟悉的传统节日已经有千年的文化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会不会诞生一些新的节日呢?2019年,在传统或者新的节日里,一定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请你发挥想象,将“2019年的 节”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