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硬水中含较多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C.进入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D.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遇冷液化的水蒸气
3、2023年5月10日,我国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燃料
B.确定飞船运行轨道
C.制造飞船芯片
D.研制火箭外层涂料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氦气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5、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A.红色-紫色-红色
B.红色-紫色-无色
C.紫色-红色-无色
D.紫色-红色-紫色
6、“分类”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生铁、青铜
B.化学变化: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C.氧化物:干冰、氯酸钾
D.可燃性气体:氢气、氧气
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8、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将工厂烟囱加高排放废气
B.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处理污水
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9、染发已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染发剂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胺(C6H8N2),是国际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下列关于染发剂及其主要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染发剂是一种混和物
B.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对苯二胺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2:7
D.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5.9%
10、规范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测溶液pH
C.向镁条中滴加稀盐酸
D.加热液体
11、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多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
12、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甲: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乙: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丙: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D.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的硫酸铜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
B | 除去N2中的少量O2 |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肥皂水后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
D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
A.A
B.B
C.C
D.D
1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用来制造铅笔
B.氧气用于气焊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D.干冰用作制冷剂
15、通过煮沸可将某类硬水软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HCO3)2CaCO3↓+ H2O + 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4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18∶44
1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沼气、水、纯净的空气
B.氧化物:冰、过氧化氢、干冰
C.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氮气、汞
D.空气污染物:SO2、NO2、CO2
17、有关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烧杯上盖铜片是防止氧气进入水中
C.红磷燃烧与白磷燃烧产物不同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18、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配制溶液
19、中国航天员做了一个乙酸钠的“冰球”实验,下图是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乙酸钠属于易溶性物质
C.20℃时,乙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6.5%
D.饱和乙酸钠溶液降温结晶可形成“冰球”
20、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A
B.B
C.C
D.D
21、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
A.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B.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2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宫”。航天员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23、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内容 | 归类 |
A | 风能、太阳能 | 绿色能源 |
B | PM2.5、CO2 | 空气污染物 |
C | 胆矾、面粉 | 晶体 |
D | 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 酸性溶液 |
A.A
B.B
C.C
D.D
24、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的体积变小
B.走进公园,花香扑鼻——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5、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l5H10N2O2),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含有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
C.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26、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7、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 乙醇属于化合物
B 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 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份的__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
(3)汽油和乙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__(填元素符号)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则这两种无毒气体分别是__、__(填化学式)
28、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种酸溶于水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
(2)由图可推测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氢溴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
29、《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1)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
(2)画作的青色用到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Cu3 (OH)2(CO3)x,x=______。
(3)画作中所用的矿物颜料也可用于冶炼金属。下图为碳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利用图中化合物______(写化学式)的还原性冶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若反应a~d均属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__,其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5)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 (OH)2CO3受热分解(反应e)。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
(3)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4)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
(5)A和C表示的元素可以组成空气污染物之一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
31、站在银鼎山八角楼上,俯瞰御临河,像一条腰带,缠绕着整个邻水县城。但近几年该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政府加大力度治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御临河水取回,将其中不溶物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判读御临河谁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活性炭能除去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4)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
(5)为保护“护城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建议:________。
32、如图为某品牌奶粉标签的一部分。
配料: | ||
生牛乳、全脂乳粉、砂糖、麦芽糖浆、碳酸钙、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锌 | ||
营养成分表: | ||
项目 | 每100g | 营养素参考值% |
能量 | 2024KJ | 24% |
蛋白质 | 19.0g | 32% |
脂肪 | 23.0g | 38% |
糖类 | 50.0g | 17% |
钠 | 500mg | 25% |
钙 | 750mg | 94% |
铁 | 5.6mg | 37% |
锌 | 3.50mg | 23% |
(1)写出配料中一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
(2)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该奶粉中缺乏的营养素且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
3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体现了化学的核心素养。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电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气体的体积 比 V(H2):V(O2)=_____。
(2)从微观上正确的说法是_____(填编号)。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宏观与微观的联系:36g 水中约含_____mol 氧原子。
3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氢原子,“
”代表氮原子。
(1)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5、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容易___________电子,变成__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原子序数为 20 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
(3)图 D 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__。
(4)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5)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6、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氯元 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
(2)瓶壁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__。(填上升、下降、持平)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8、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1,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U型管左侧的液体________,广口瓶中液体出现浑浊。
②注射器中的液体_________;U型管右侧的液体___________。
(2)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并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39、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设置隔离带,其原理是_____。
(2)铝的抗腐蚀性能好,因为_____。
(3)可以用_____判断当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5)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该物质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0、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正面临着“补天”的问题,试回答:
(1)目前所说的“补天”是指什么?
(2)针对“补天”,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