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这时,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关爱他人( )
A.就是服从他人
B.最终是为自己谋利
C.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D.就是关爱自己
2、王亚平是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令人心向往之,类似于航天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应由男性从事的职业,出现了女性的身影。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
A.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无法取长补短
B.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
C.只有当中国女航天员,才能正确树立自我形象
D.我们应该平静地接受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
3、近年来,我国政府选派三批次近6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赴乌干达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鼓励中国企业赴乌干达投资农业。上述措施( )
①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贯彻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④顺应了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黔东南州博物馆,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感悟出( )
①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②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
③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10月19日,沈阳市发改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这一举措( )
①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②畅通了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渠道
③实现了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学会学习的角度看就是要( )
A.寻找好学的朋友一同学习
B.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确立远大志向和学习目标
D.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7、2023年的“3·15”晚会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苦情戏的“局中局”、“谁在操控网络水军”、“藏在头上的刀片”等问题。当你因上述问题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下合法维权方式次序合理的是( )
①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
②自行与商家和解
③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8、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关于文明有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目的
②文明有礼使社会更加安定有序、文明祥和
③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④文明有礼是个人成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小强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后,对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理不清头绪,请你告诉他正确答案( )
①违法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②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统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③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属于主刑的是( )
①管制、拘役 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③驱逐出境、剥夺政治权利 ④没收财产、罚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提出:“生活在我们的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说明( )
A.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B.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C.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D.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12、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友、发祝福、抢红包、问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现象也随之出现。对此,我们应该( )
①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
②正确认识网络具有的双重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网络中自我保护
④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来自网络的各种各样伤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8月起,全国各地开展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集中查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在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中,中学生应该( )
A.加大打击力度,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B.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C.注意开车安全,严格遵守驾驶规定
D.牺牲学习时间,加强交通违法宣传
14、2023年11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传承经典,点亮人生”中小学师生诗词大赛隆重举行,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社会……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A.精神发育并不完全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B.精神家园的守护只需要关注和养护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C.精神生命的丰盈与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D.精神家园的守护需要不断追求物质生活和进行物质攀比
15、“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下列属于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是( )
A.传播民族分裂思想,大肆污蔑攻击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B.利用网络传播途径美化西方社会,歪曲和攻击我国人权状况
C.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窃取我国钢铁企业秘密
D.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污染附近的河流
16、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
A.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B.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17、观看下图“扶老人上地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遵纪守法,做个现代文明人②担当责任,为了表彰和荣誉
③关爱他人,不言代价与回报④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践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亦师亦友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下列场景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
①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抽时间拜访恩师陈秋影②小奇生病住院,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看望他
③小文亲近老师,跟老师称兄道弟没有距离④王亚南尊重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大学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精彩不只是场内运动员的奋力拼搏,还有来自场外志愿者的默默付出——3.76万名赛事志愿者、148.8万名城市志愿者,从竞赛场馆到亚运村,再到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让来自亚洲的参赛选手和各地游客感受到杭州的春风拂面。这些志愿者能够( )
①弘扬志愿精神,展示东道主的热情②帮助他人,让生命得到滋养和充盈
③承担责任,发现并创造生命的意义④消除一切冷漠和无情,温暖全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雨萱: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承担;不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不承担。
子墨:无论是不是我自愿选择的,应该我承担的责任,我都要承担。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面两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2、材料一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就新时代应该如何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深刻阐明中方立场,并着眼六国合作的长远发展,提出系列倡议主张,宣布多项务实举措,全面规划中国一中亚合作的行动方向。中国一中亚峰会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10年,中国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年均增长8.6%,双向投资不断迈上新台阶。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与中国一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和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只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展有利。
23、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的要求也高了,七(1)班的小明同学很不适应这种变化,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老师、家长批评他,他很不服气地说:“学习太苦了,又没有什么用,还这么难,我学不会。”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24、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什么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5、(团结一致网梦中华)
2018年9月17日,2018年“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启动,海峡两岸、港澳及海外华侨艺术家联袂为市民奉献精彩的艺术盛宴。
(1)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中国梦的提出有什么重要价值?
(3)实现中国梦国家必须怎么做?
(4)中学生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26、材料一:315晚会四号热点投诉——先洗脑后卖药 老人上套把钱掏。打着举办讲座的名义,不断给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三无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这种骗局屡见不鲜。在3·15晚会的各种投诉平台上,有很多网友替家中老人发来邮件,投诉所谓的保健品和药品骗光了老人的钱财,或是咨询如何才能说服家中老人不再购买保健品。
材料二:晚会报道: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在她家里大大小小13个纸箱子里装满了这几年买的部分药品,总共有30多个品种,投资近40万元。但央视财经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就是沉重的外债……
材料三:2014年4月,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促进大会发布的《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果提示,在1000名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购买过1种保健品的占51.2%,两种的占24.7%,3种的占3%,未购买过保健品的占14.5%。用过保健品后,感觉有效的占9.1%,一般的占47.4%,无效的占29.2%,感觉出现了副作用的占1.8%。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保健品骗人事件”侵犯了老年消费者的哪些权利?(两方面即可)
(2)请你分析造成“老人上套把钱掏”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3)如何才能避免“保健品骗人事件”的再发生。(两方面即可)
27、材料:小强和小华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一对好朋友。两个小伙伴在学习上各有千秋,小强擅长理科的学习,而小华的文科学习成绩较好。在学习中,小强和小华相互帮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被传为佳话
(1)你认为小强和小华竞争的目的是 (2分)
(2)小强和小华在合作中竞争的事例对你有什么启发?(回答两点即可)(4分)
(3)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体现“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回答三点即可)(6分)
28、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色。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作为儿女你的责任是什么?作为学生你的责任是什么?
(2)作为社会一员,我们首先对谁负责?表现为哪些方面?
(3)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很多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有的我们熟悉,很多人我们不知道其姓名,如外卖、快递小哥,清洁工大爷大娘,戍守边疆的战士等等,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邮箱: 联系方式: